本帖最后由 坐看云起 于 2019-12-9 15:29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二十五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一、布置作业:
1、熟悉绝句的特点,请以“秋思”为主题写一首七
绝,平水韵。
七绝·秋思
作者:坐看云起
梧叶飘飞到玉阶,西风瑟瑟入书斋。
由来不作悲秋意,自有诗文豁我怀。
评我:晚晴、西亭、白雪诗陌、水中月亮、边缘人类
我评:冰凝儿、仙子、门外秋月、清水无香、宁静致远、千里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二十六讲布置作业及要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 作者: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答: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 2、 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物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选取物象 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营造了暮春的意境,表达了惜春的思想情感。
二、熟悉本课内容,请以“秋梧”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秋梧 作者:坐看云起 碧阴金井听风敲,一叶秋声离树梢。 老干深怀焦尾意,枯枝拟筑凤凰巢。
我评:西亭、宁静致远、九天懒阅、烟雨凭舟、楚留香、有凤来仪 评我:楚留香、水云衣、鱼、九天懒阅、烟雨凭舟 三、互拍作业: 1、作业写完后发班级群里互拍作业,拍砖修改后在班级群里接龙,先接龙的先点评作业,要记住自己的接龙序号。 国学多项集训班坐看云起第二十七讲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作者: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答:作者用“残春”“ 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答:从构思的角度分析,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借景抒情。 二、运用所学知识,以“秋夜”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七绝·秋夜有怀 作者:坐看云起
萧萧落木付西风,夜听秋声意不穷。
莫叹流年催鬓发,且于灯下作书虫。
我评: 晚晴、千里、快乐快乐、有凤来仪、快乐蝴蝶等
评我:顺眼、笑看落花、有凤来仪、仙子、快乐快乐、快乐蝴蝶
三、互拍作业:
国学多项集训班坐看云起第二十八讲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前二句诗,突出描写了湖阴先居住环境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 答: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的“干净”、“香雅”的特点。 作用:用居住的环境来侧面烘托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最后两句用拟人手法,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二、以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为意写七绝一首,至少要用今天讲义中三种表现手法,平水韵,韵部不限。 七绝·闲居 作者:坐看云起 门对青山傍水流,白云窥户鸟啾啾。 苔阶分绿通何处,越过小桥三径幽。
运用描写 设问 比喻 用典
我评:笑看落花、远方、鱼、桂子、小北、西亭、门外秋月 评我:门外秋月、西亭、鱼、有凤来仪、快乐快乐老师 国学多项集训班坐看云起第二十九讲作业 学习理解讲义内容,写一首送别诗或感时诗,七绝,题目自拟,平水韵,分组限韵,格律自检。管理组 十二文韵
七绝·冬月送夫君病后初愈赴绍兴新任(十二文韵)
作者:坐看云起
杭越东西两地分,身多憔悴累公文。
冷寒侵骨好将息,万语千言说与君。
我评:门外秋月、西亭、潇逸、一抹微云、蓝色星空、都一样
评我:鹤霏、楚留香、蓝色星空、潇逸、宁静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