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691|回复: 19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H 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6-17 2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19-8-3 23:22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六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一、布置作业如下:

下面提一些思考题,也不算什么作业,有兴趣就思考一下。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探究的欲望,建议动动笔,可长可短,就当做是做一点读书笔记。也建议大家以此在群里作交流。如果没时间做笔记,至少在脑中思考一下。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首联对仗的选2首。
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二、互拍作业:作业发班群与五人互评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发论坛。(互评不足无效)

三、交作业时间是两周时间,在6月30日(周日)晚20点截止,组长统计作业在当晚21点之前上报班委。不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将无法获得下一讲的讲义。



=========================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七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选做题)唐宋律绝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
二、互拍作业:作业发班群与五人互评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发论坛。(互评不足无效)
三、交作业时间是两周时间,在7月14日(周日)晚20点截止,组长统计作业在当晚21点之前上报班委。不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将无法获得下一讲的讲义。





=====================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第十八讲作业及要求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
2、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或者,如果写过今音律诗,也可将其调整为古音。任选。)
二、互拍作业:作业发班群与五人互评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发论坛。(互评不足无效)
三、交作业时间是两周时间,在7月28日(周日)晚20点截止,组长统计作业在当晚21点之前上报班委。不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将无法获得下一讲的讲义。
四、把第十八讲作业编辑在第十七讲作业下方,三讲作业编辑在同一楼层里,不得单独开作业贴。


=================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第十九讲作业及要求
一、任选中晚唐著名诗人五人、宋朝著名诗人五人,各选其一首含重字的七律并标注重字,选名篇更佳。
二、以“夏雨”为主题,作五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以诗序为题,至少30字以上。创作完成后按 以下要求自评:
1、行文质朴古拙、忌妍辞俪句;
2、意境高逸旷达、忌衡物穷理;
3、格律、禁忌等可依本课程教学内容处理并在自评中注明,如“起句用三仄尾”、“某句有挤韵一,避无可避”、“重某字”之类。
三、互拍作业:作业发班群与五人互评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发论坛。(互评不足无效)
四、交作业时间是两周时间,在8月11日(周日)晚20点截止,组长统计作业在当晚21点之前上报班委。不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将无法获得下一讲的讲义。
五、因为论坛交作业在同一楼层里文字有限制,作业第一大题发在班级群里交流不交论坛,大家只把第十九讲作业的第二大题互拍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上交论坛,编辑在第十八讲作业下方,四讲作业编辑在同一楼层里,不得单独开作业贴。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第十九讲作业及网址
http://xyc.gyboda.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15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6-20 15: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语 于 2019-8-5 10:46 编辑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一讲作业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我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这样来理解:
(一)格;就是格式。它包括:
1、字数和句数。不同格律的诗词有不同的固定的字数和句数。
2、押韵。诗词必须押韵。【多按平水韵】

3、平仄。诗词有一定的平仄格式,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

4、对仗。律诗中间四句要用对仗。所谓对仗,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例;五绝--20字 五律--40字 七绝--28字 七律--56字
    格律,就是格和律。格:是指诗歌的分类和格式,律:是指诗歌的声调和韵律。格是律的载体,律是格的内容。
(二)格律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平仄有致。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
格律诗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1)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1、感遇四首之四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2、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4、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2)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
1、送唐赞善游越(唐?皎然)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
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  
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
何处游芳草,云门千万山。

2、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唐?皎然)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3、饯唐州高使君赴任(唐?马怀素)   
外牧资贤守,斯人奉帝俞。
淮南膺建隼,渭北暂分符。  
坐叹烟波隔,行嗟物候殊。
何年升美课,回首北城隅。
4、经贞女祠(唐?无可)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朝赛暮还祈,开唐复历隋。
精诚山雨至,岁月庙松衰。
窥穴龙潭黑,过门鸟道危
不同巫峡女,来往楚王祠。

5、驾幸河东(唐?王昌龄)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3)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4)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5)首联对仗的选2首。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秋夜寄邱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6)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答: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等4个阶段。在晚唐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格律上更加严谨,符合近体诗的要求。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从狭义上来说,格律诗与格律词各有其特点,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有人提出避免三平调、孤平和三仄尾,这是对诗而言,对词不作此要求,除非个别词句有明确的要求例外。律诗中间两联诗句须对仗,但词句的对仗并不固定,有时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其对仗的用字也不如诗那么严格。

第二讲作业
五律:【初春】为题,限韵一东。
柳色争春发,危阑倚碧空。
小桥分野径。微雨湿莎丛
浅淡听檐语,玲珑话晚风。
殷勤迷醉眼,桃李一枝红。



改后:
柳色争春发,危阑倚碧空。
小桥分野径。微雨湿莎丛
浅淡听檐语,玲珑话晚风。
殷勤共醉眼,桃李一枝红。

第七句:平平仄仄仄   


点评我的:H17-水云衣  @H31-仙子    华夏猎人     M组长无主题 M35莫愁
我点评的:@H31-仙子  M25-千里   H06-昨日至今  M组长无主题    D05程瑞
第三讲作业
村行村郊霁雨行,一径醉眸生。
野树碧萝绕,溪流独木横。
气蒸怀雾霭,鸟语数峰青。
取次山光好,闲吟步履轻。

第一次用中华通韵试写一首,感觉用韵比较灵活自由,似乎更难写了,如撞韵,挤韵等问题更多。
出门在外,不方便上网,请老师们拍拍砖,凑够作业

八声甘州  隐括张若虚《春江花夜月》
望江潮涨月初升,潋滟一波盈。念流光湿翠,花林芳甸,皎皎空明。惟见江天一色,零落那浮萍,片片来相逐,几许相倾。
今夜相思何处,倩谁人同看,江畔繁英。问度空飞雁,何故复长鸣,任扁舟,可怜春半,月西斜,独语共江听。 潇湘路,痴情一梦,落月风轻。

第五讲作业
小序:近日骄阳似火,酷热难当,惟思凉意,正午一场雷雨不期而至,凉风习习,于窗前观之,心有所感而作。
方看墨云至,俄惊雷雨狂。
阶庭珠历历,檐宇练行行。
但得炎威退,惟怜爽气长。
隔帘风袭袂,心静自然凉。

自评:五律字少,比较简练,少灵动。韵字全阳韵。首字平仄62,中二联结构:212 221。
小拗末救。
暂时没发现大韵,檐宇练行行有挤韵之嫌。
评我的:醉清风  山泉  M37-红尘幽梦   桂子  诗汀娜   莫愁

我评的:醉清风  M37-红尘幽梦  桂子  诗汀娜   莫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1
发表于 2019-6-21 12: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昨日至今 于 2019-7-21 09:22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六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H06-昨日至今
一、布置作业如下: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所谓近体是相对于古体诗来说的。其实“格诗”还不同于“律诗”,格诗是指气格高古的古体诗,但是后人把律诗直接就叫做“格律诗”了。格律诗的出现始于南北朝的齐永明体,沈约等人的四声理论风靡大江南北,诗歌中四声平仄的引入诞生了初期的格律诗。初唐以前的格律诗已经有了平仄、对仗、押平声韵的习惯,在初唐上官仪时期,黏连的规则也被接受,在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时期基本成熟。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唐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天末怀李白
               唐 ·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蝉
               唐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赠孟浩然
            唐 ·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舟中晓望
                 唐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在,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唐 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夜泊牛渚怀古
             唐 ·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古怨别
             唐 · 孟郊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辛苦吟
             唐 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望月怀远
          唐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对仗的选2首。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唐 ·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答:五言律诗定型于初唐,最高成就在盛唐,中唐以后逐渐衰落。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有格律词的说法,因为词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为“曲”“杂曲”“曲子词”等,自宋以后称词也叫“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词的格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实到每个字。对仗,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但少量的词有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
评我的:萧白 丝雨 水云衣  萧月  桃花开了
我评的:萧白 老晕子 楚留香 水云衣 桃花开了………………………………………………………………………………

小渔村国学集训班H06-昨日至今第十七讲作业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春游     
东君如约至,携友赏春晖。
柳叶垂堤展,桃花引客围。
清香沾玉面,倩影竞芳菲。
笑语穿林樾,欣然落暮归。
修改          春游     
东君如约至,携友赏翠薇。
柳叶垂堤展,桃花引客围。
清香拂玉面,倩影竞芳菲。
笑语穿林樾,欣然踏落辉。

第2句,5句为拗句
我评的:一抹微云  古堡闻莺 边缘人类  冰凝儿 老农
评我的:仙子 冰凝儿 山泉 桃花开了 潇月…………………………………………………………………………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H06-昨日至今第十八讲作业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
古音            七律     春绪
浑然不觉又春深,烂漫芳菲无处寻。
蝶绕长堤红寂寂,莺鸣池馆绿阴阴。
杨花四散尘缘浅,碧水东流况味斟。
几日薰风催白发,一年老却一年心。
今音             七律   春绪
浑然不晓又春深,烂漫芳菲无处寻。
蝶绕长堤红寂寂,莺鸣池馆绿阴阴。
杨花四散尘缘浅,碧水东流况味真。
几日薰风催秀发,今年怎比那年心。
2、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答:通过学习,发现今音、古音虽然各有利弊。个人感觉我们学作古诗词还是使用古音比较好,因为我们就是因为她的古音古韵,具有独特之美,我们才去研究学习。诗词曲赋是一千多年传承下来的瑰宝,现代语言是不能够诠释她的博大精深的。格律诗更是汉语言文学的奇葩,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继承并保持传统。
我评的:烟雨凭舟 默然 西亭 野鹤梦 门外秋月
评我的:山泉 丝雨  野鹤梦 醉清风 飞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22 0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白 于 2019-8-14 22:21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十六讲作业(授课老师壶中岁月)
H42-萧白

一、思考题,做一点读书笔记。建议大家以此在群里作交流,可思考。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 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 《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读书笔记:
王昌龄的《诗格》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唐代诗论杂著。
《诗格》把诗歌创作分为十七势,分别讲如何起句、落句,一联两句之相互联络,以及诗意前后关照,写景与说理的关系等。另有格律论是讲立意的重要以及“意”的搜求方法,在音韵上则主张辨析清浊,力求音节铿锵,声韵悦耳。
《诗格》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  这里的“境”指诗思(艺术思维)的材料、对象,其义源于佛家哲学。物境,指自然景物;情境,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意境,大致是指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  

皎然的《诗式》是唐代重要的诗学论著之一。《诗式》以十九字概括了诗体的分别,其中以“高”、“逸”为首,说明皎然论诗,上承钟嵘,反对雕绘,崇尚自然。诗要做到“高”、“逸”,诗人应该具有胸襟淡泊的气性,即所谓“天与其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但他同时又指出,崇尚自然并非“不假修饰,任其丑朴”,并非“不要苦思”。恰恰相反,取境之时必须“精思”。惟有“精思”,才能洞察对象的底蕴,然后形诸文字,“始见奇句”;“观其气貌,有似等闲”,好象“不思而得”。这就是“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
《诗式》中论及的明势、诗有四不、诗有四探、诗有二要、诗有二废、诗有四离、诗有六迷、诗有六至、诗有七德诸条均是达到“高”、“逸”的方法,希望诗人能惨淡经营,出之自然。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请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文镜秘府论》中关于格律记录了唐朝人的观点: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格是指的意,即内容格调,律是指声调。后来我们把格律当作一个词使用,更倾向于声律规则,即平仄押韵对仗黏连的要求,似乎和内容格调没有什么关系了。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1)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A.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B.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D.
使至塞上     唐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E.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2)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
①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A.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B.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C.
王右军   唐·李白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D.
送人罢官归茅山   唐·陆龟蒙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白足餐。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E.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②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A.
塞下曲(第一首)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B.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C.
岭表逢寒食   唐·沈佺期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
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
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
D.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E.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首联对仗的选2首。
A.
送友人     唐 ·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B.
春夜别友人 唐 ·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3)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思考:
这些诗作大多出自初唐和盛唐。五律在初唐后期经过沈佺期,宋之问的手里已经基本定型。盛唐时期经过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等人各有所长,使五律创作达到极盛。在格律上趋于完美。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结合,更具表现力。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填词是有格律的;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古人填词都是要唱出来的,所以都要随律。是的,每个词牌的平仄和格律,都是经过古人反复诵读总结出来的,吟起来才朗朗上口,如果不按律来,读起来很别扭的。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所以词有格律的。

二、互拍作业:

我评:G13-桂子,F36-楚留香,F06-老晕子,H06-昨日至今,M37-红尘幽梦
评我:F40-醉翁之艺,F45-彭金桥,D12-晚晴,F06-老晕子 ,D05-程瑞,D组长-默然

==========================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十七讲作业(授课老师壶中岁月)
H42萧白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选做题)唐宋律诗和绝句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

唐宋律诗和绝句中,关于“仄平仄仄仄”的句式,有太多了,仅举几例。
例如沈佺期
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杜甫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此种句法前人称双拗。

出句:仄平仄仄仄。对句则有二说。
一是,由于出句是大拗,故以对句尾三字“三平”救。对句便是:通仄平平平。  
二是,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说:“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为‘仄平仄平仄’句,则对句是:平仄仄平平。例句:祖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其次,看出句仄起式(指第二字仄)。三仄尾,则会出现四仄:平仄仄仄仄。如杜甫:"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岑参“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等。五仄:仄仄仄仄仄。对句当以第三字平声救,为:通平平仄平。如杜甫:“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李白“待月月不出,望江江自流”;王昌龄“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等。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 对于“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唐人是并不绝对避“三仄尾”的,即使到清代,虽对律诗格律要求严,但认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古诗中出现三仄尾不少。但是对句要拗救。
对于三仄尾,个人观点是:①初学者不宜先学拗律,故最好是先学律诗正格;②用三仄尾不为出律,但对句宜严格按要求。③三仄尾类的拗句最好用于表示拗怒类感情或提起读者注意处。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

五律·春荣
文/萧白
浩瀚东风至,层峦笼翠烟。
花光惊宿鸟,草色动清泉。
景衬新芽绿,心藏故里天。
无边春意在,岭上几盘旋。

颈联修改成拗句:
五律·春荣文/萧白
浩瀚东风至,层峦笼翠烟。
花光惊宿鸟,草色动清泉。
眸醉嫩芽绿,口尝新味鲜。
无边芳意在,岭上几盘旋。

                        萧白修改于
2019.7.6


二、互拍作业:

我评:H17-水云衣,E09-俊乂 ,H组长-山泉,H02-野鹤梦 ,H25-轻语
评我:E组长-有凤来仪,E09-俊乂 ,H组长-山泉,G08-水中月亮 ,D12-晚晴 ,M25-千里
==============================
国学多项集训班  第十八讲作业(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H42-萧白

一、思考题:
1、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

七律·初冬(平水韵)
文/萧白
群山静默朔风吟。瑟瑟疏林冷意侵。
白桦素颜无媚态,红莲枯影绝尘心。
窗前每念双飞燕,月下常思绿绮琴。
着眼空茫清野寂,纷纷玉蝶落幽深。

改为今音(中华通韵)
七律·初冬
文/萧白
群山静默朔风吟,瑟瑟疏林冷意侵。
白桦素颜无俗态,残荷只影绝尘心。
窗前每念双飞燕,月下常思绿绮琴。
着眼空茫清野寂,纷纷玉蝶落幽深。

2、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或者,如果写过今音律诗,也可将其调整为古音。任选。)

个人感受

用今韵写格律诗那是不懂格律时用的,等学了格律,再回头看自己从前那些所谓的律诗真是汗颜。如今特意用今韵写格律诗,感觉是别扭的。"俗"与"只"古音都是入声字,读音短促,而作为今音"只"是阴平;"俗"则为阳平,少了韵味。所以我认为,古代格律诗流传千年而不衰,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既然学习古诗词,就要用平水韵才是规范的格律诗,这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如果用今音来写格律诗总显得有些不适,效果也不如平水韵。用今音创作现代诗最为合适。

二、互拍作业:

拍我:H29-丝雨,飘渺峰 ,H组长-山泉 ,k19阳光乔 ,H17-水云衣

我拍:H29-丝雨,飘渺峰 ,H17-水云衣 ,飞舞 ,H组长-山泉 ,k19阳光乔
=========================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十九讲作业:
H42-萧白
一、任选中晚唐著名诗人五人、宋朝著名诗人五人,各选其一首含重字的七律并标注重字,选名篇更佳。

中晚唐诗人5人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谷秋。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重字:凤凰

杜甫《曲江二首》之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瓢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重字:花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字:一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作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峰云起北峰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重字:一门水云台界

温庭筠《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重字:水


宋朝诗人5人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重字:似泥鸿人

晏殊:《无题》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重字:处

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重字:花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重字:海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字:惶恐零丁

二、以“夏雨”为主题,作五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以诗序为题,至少30字以上。创作完成后按 以下要求自评:
1、行文质朴古拙、忌妍辞俪句;
2、意境高逸旷达、忌衡物穷理;
3、格律、禁忌等可依本课程教学内容处理并在自评中注明,如“起句用三仄尾”、“某句有挤韵一,避无可避”、“重某字”之类。

诗序:夏日与友漫步南山小路。路旁高树参天,势遏流云。鸟鸣溪响,葱郁怡人。陶醉间,林暗叶动,骤雨倾盆。未几,雨住天晴。路上水流纵横,枝叶盈盈。是时林子深处有白雾生出,弥漫左右。如置身仙境,不禁相视莞尔……

五律·山行遇雨
林阴屏酷暑,古木带青萝。
骤雨雷声密,流泉蜃气多。
风停浮白雾,蝶舞逐花摩。
两胁如生翼,清凉著意歌。

                              萧白写于2019.8.14

自评:
行文质朴,无艳词俪句,立意古雅。意境自然旷达,格律不犯禁忌。

三、互拍作业

我评:H29-丝雨,缥缈峰,H组副组长-俯视苍穹 ,A11-月倾城,B16-云泉
评我:E09-俊乂,H25-轻语,H29-丝雨 ,B16-云泉,H缥缈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87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22 11: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建-仙子 于 2019-7-22 14:04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六讲H31-仙子作业:

一、下面提一些思考题,有兴趣就思考一下。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探究的欲望,建议动动笔,可长可短,就当做是做一点读书笔记。也建议大家以此在群里作交流。如果没时间做笔记,至少在脑中思考一下。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包括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包括押韵,起承转合。
格律诗: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它们每一首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以及某些句子要对仗都有一定的规则。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1)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杂诗
唐·崔颢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
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
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
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5)览镜书怀
唐·李白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2)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3)伤心行
唐·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4)送人罢官归茅山
唐·陆龟蒙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白足餐。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5)王右军
唐·李白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联对仗的选2首。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答: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
格律诗”是指古代汉语诗歌的一个种类,也叫近体诗,是一种诗体的名称;而宋词的创作虽也具有格律诗所规定的如押韵、对偶等各种要求及限制,但词毕竟是另一种文学体裁,词,又称长短句,不同的词牌,都是依照规定的词谱填写的,因此没有“格律词”的说法。
评我者:醉清风、轻语、箫白、燃犀、桃花开了、水云衣
我点评:桂子、醉清风、门外秋月、老晕子、有凤来仪、轻语


===========================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七讲H31-仙子作业:
1、(选做题)唐宋律绝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
答:
有(仅以杜甫五言诗为例)
“平平平仄仄”作为五言标准律句之一,可变化出如下八种句式:
1.平平平仄仄/林风纤月落(杜甫)--标律句。
2.仄平平仄仄/竹批双耳峻(杜甫)--准律句。孤平拗救句。
3.平平仄平仄/淹留问耆宿(杜甫)--小拗句。特定拗句。
4.平平仄仄仄/青钱买野竹(杜甫)--小拗句。三仄尾句。
5.仄平仄平仄/昔闻洞庭水(杜甫)--大拗句。孤平特拗句。
6.仄平仄仄仄/使君自有妇(杜甫)--大拗句。孤平三仄尾句。
7.仄平平平仄/浦帆晨初发(杜甫)--非律句。失替。
8.平平平平仄/衰颜甘屏迹(杜甫)--非律句。四连平,失替。
其中,“仄平仄仄仄”为大拗句,亦为孤平三仄尾句。属于诗之大忌。王力先生强调特拗句第一字必平,不再可平可仄。王力先生未阐述为什么特拗句第一字必平的理由,也未谈到孤平三仄尾句。
但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说:“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为‘仄平仄平仄’句,则拗极矣。而下句则断断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这段话指明孤平特拗句(仄平仄平仄)及孤平三仄尾句(仄平仄仄仄)可用对句“平仄仄平平”救,此正是孤平他救法也。
杜甫孤平三仄尾句的他句补救例:
一、上句孤平三仄尾,下句三平尾救例:
1.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注:尚,作尚书,阳韵平。
2.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二、上句孤平三仄尾,下句“平仄仄平平”救例:
1.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2.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3.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4.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5.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6.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7.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8.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七律.山河泪(原作)
文/仙子
晴空霹雳响春雷,气势汹汹虎豹来。

落日平湖风乍起,翻江倒海地崩摧。
刀光剑影惊魂魄,碧血丹心枉自哀。
冷雨清风疏柳谢,寒霜傲雪腊梅开。

五律.山河泪
文/仙子
霹雳响春雷,汹汹虎豹来。

平湖风乍起,倒海地崩摧。
剑影惊魂魄,丹心枉自哀。
清风疏柳谢,傲雪腊梅开。

修改:
五律.山河泪
文/仙子
霹雳响春雷,汹汹虎豹来。
平湖风乍起,倒海地崩摧。
剑影惊魂魄,丹心枉自哀。
清风柳疏谢,傲雪梅又开。

第七句:平平平仄仄,改为拗句:平平仄平仄;
第八句:仄仄仄平平。改为拗句:仄仄平仄平。

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有感(1937.12.13)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为每年的12月13日,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评我者:古堡闻莺,月满西楼,醉清风,蜀客,水云衣,山泉
我点评:醉清风,坐看云起,昨日至今,远方,古堡闻莺,强红
========================================================


(字数限制下转第2页20#)
小渔村国学集训班H31-仙子第十八讲作业:

1、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或者,如果写过今音律诗,也可将其调整为古音。任选。)
2、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22 14: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云衣 于 2019-8-26 07:45 编辑

国学班H17水云衣第十六讲作业:
一、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读书笔记:王昌龄《诗格》约成书于中唐代宗大历年间。时当八世纪中叶,唐代诗歌刚刚经历了一个极端鼎盛的时期,转入了冷静的低潮。这使得当时的诗论家们的理论总结成为可能,王昌龄在其诗论著作《诗格》中所倡之“诗有三境说”便可看作是此前山水诗艺术经验及其个人创作经验的总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皎然是中唐著名的诗僧,其《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完整的体系,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皎然以诗僧的身份、佛禅的眼光、儒生的经历和道家平淡自然的心态构造了这部体现诗歌艺术创造,艺术鉴赏等各方面特色的论诗著作。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要求;

“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比如诗的押韵和起承转合。

格律 就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替,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而且律诗的中间两联要对仗等,具有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分为两种:
a)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字一句的称为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为七言绝句。
b)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字一句的称为五律,七字一句的称为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从广义上来说,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1)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感遇十二首·其二
唐代: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2)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叹白发
唐代:王维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悲回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听蜀僧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5)首联对仗的选2首。

问六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南行别弟
唐代:韦承庆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6)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答: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等4个阶段。在晚唐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格律上更加严谨,符合近体诗的要求。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填词是有格律的;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古人填词都是要唱出来的,所以都要随律。每个词牌的平仄和格律,都是经过古人反复诵读总结出来的,吟起来才朗朗上口,如果不按律来,读起来拗口,缺少韵律美。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所以词有格律的。


我拍的:云起老师、程瑞、强红、桂子、昨日至今、萧白、仙子
拍我的:丝雨、醉翁之艺、老农、彭金桥、潇月,萧白
——
国学班H17水云衣第十七讲作业

1、(选做题)唐宋律绝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

答:唐诗中有这样的句式。三仄尾是合理的,这个句式也照顾到了平起仄收,不过能尽量避免,使平仄音韵更有变化,那就更好。

2、五律    月夜
      文/水云衣

清夜晚风凉,天涯别绪长。
空亭飘旧梦,银汉泻流光。
但得琴知意,何须泪染裳。
初心如皓月,临水伴荷香。

修改:

五律    月夜
文/水云衣

清夜晚风凉,天涯别绪长。
空亭忆离梦,银汉泻流光。
但得琴知意,何须泪染裳。
初心若明月,临水伴荷香。

三、七句为拗句

我评者:昨日至今、仙子、轻语、千里、有凤来仪

评我者:昨日至今、有凤来仪、石桥月、龙之传人、萧白

一一一一
国学班H17水云衣第十八讲作业
一、
1、七律    湘西之旅   (平水韵)
天府仙乡沽酒客,醉行千里至湘西。
依山苗寨歌声脆,临水凤城烟雨迷。
峻岭无边飞雪瀑,苍崖万仞步云梯。
凌风绝顶悠然笑,岁月流香化彩霓。

2、七律 湘西之旅 (中华新韵)
天府仙乡沽酒客,醉行千里至湘西。
依山苗寨歌声脆,临水小城灵凤奇。
峻岭无边飞雪瀑,苍崖万仞步云梯。
凌风绝顶悠然笑,岁月流香化彩霓。

二、感受:

由于以前常用平水韵写,感觉现在改新韵,似乎还难些,更喜欢用平水韵。古诗词用古音来写,更有意味,隽永含蓄。格律诗具有音律美,声律美,韵律美,无论是写或诵,能让人进入悠远深美的意境。写作时最好用平水韵,不过,如果有特别好的奇句,也可用新韵,以意为先,不必太拘泥。
总的来说,格律诗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有意境美,韵律美,要和现代诗写法区分开来。

评我者:飘渺峰、丝雨、晚晴、哈达山人、潇月、醉清风、瓶子

我评者:飘渺峰、丝雨、山泉、瓶子、醉清风、昨日至今
一一一一一
国学班H17水云衣第十九讲作业

序:盛夏时节,多骤雨,迅疾如风,痛快淋漓,如人之性情,豪爽快意,真切坦荡,甚喜,遂记之。

五律   夏雨

谁倒天河水?凡间尽洗尘。
长空挥电剑,炎夏动雷神。
影过千山绿,风吹万径新。
往来凭肆意,喜怒且由真。
自评:写心中所感,突出特点,各方面还需努力学。

评我者:漠烟、云泉、瓶子、丝雨、醉清风
我评者:萧白、飘渺峰、醉清风、俯视苍穹、仙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1

帖子

2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22 17: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醉清风 于 2019-7-10 09:49 编辑

H27-醉清风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十六讲作业(H组):

一题答:
1、王昌龄《诗格》内容笔记:
调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捡。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之即见。十七势。诗有学古今势一十七种:直把入作势;都商量入作势;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比兴入作势;谜比势;下句拂上句势;感兴势;含思落句势;相分明势;一句中分势;一句直比势;生杀回薄势;理入景势;景入理势;心期落句势。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论文意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诗有三思。生思、感思、取思。诗有三不。不深则不精、不奇则不新、不正则不雅。起首入兴体十四。感时入兴;引古入兴;犯势入兴;先衣带,后叙事入兴;先叙事,后衣带入兴;叙事入兴;直入比兴;直入兴;托兴入兴;把情入兴;把声入兴;景物入兴;曰景物兼意入兴;日怨调入兴。常用体十四。藏锋体;曲存体;立节体;褒贬体;赋体;问益体;象外语体;象外比体;入景体;景入理体;紧体;因小用大体;诗辨歌体;一四团句体。落句体七。言志;劝勉;引古;含思;叹美;抱比;怨调。诗有三宗旨。立意、有以、兴寄。诗有五趣向。高格、古雅、闲逸、幽深、神仙。诗有语势。好势、通势、烂势。势对例。势对、疏对、意对、句对、偏对。诗有六式。渊雅、不难、不辛苦、饱腹、用事、一管搏意。诗有六贵例。贵杰起、贵直意、贵穿穴、贵挽打、贵出意、贵心意。诗有五用例。用字、用形、用气、用势、用神。诗有六病例。龃龉病、长撷腰病、长解镫病、丛杂病、形迹病、反语病。句有三例。一句见意;两句见意;四句见意。诗有二格。诗意高谓之格高,意下谓之格下。犯病八格。支离病、缺偶病、落节病、丛木病、相反病、相重病、侧对病、声对病。诗有九格。重叠用事;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句中比物成意格;句中叠语格;句中轻重错谬格。诗有三得。得趣、得理、得势。
2、释皎然《诗式》内容笔记:
明势。明作用。明四声。诗有四不。诗有四深。诗有二要。诗有二废。诗有四离。诗有六迷。诗有六至。诗有七德德,一作得。诗有五格。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邺中集。文章宗旨。用事。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取境。重意诗例。跌宕格二品:越俗、骇俗。淈没格一品:淡俗。调笑格一品:戏俗。对句不对句。三不同语意势:偷语、偷意、偷势。品藻。辨体有一十九字: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德、诫、閒、达、悲、怨、意、力、静、远。
3、释空海《文镜秘府论》笔记:
调四声谱。调声。诗章中用声法式。八种韵。四声论。十七势。十五例。十体。六义。八阶。六志。九意。论对。二十九种对。《笔劄》七种言句例。论文意。论人。论体。定位。集论。论病。文二十八种病。文笔十病得失。论对属。帝德录。


二题答:
一、“格律”是一个整体,是对古代诗歌形式规制的限定,“格律诗”也就自然是指具备这种规制的诗歌。唐代对这种诗歌形式称之为“今体诗”,没有格律诗之说,但却有”格诗“”律诗“之说,也有”格律“一词。最早使用“格律”一词的是白居易。把白居易的诗歌分为两类,一类曰“格诗”,一类曰“律诗”,前者包括古风、歌行、乐府等古体诗,后者包括律诗绝句等今体诗,在元白看来,“格律”是指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即古体诗和今体诗,与我们现在所讲的“格律”不是同一个概念,“格律诗”与“今体诗、近体诗”也并非是同一个概念。在中晚唐时期,“律诗”与“格诗”是古体和近体之别。
二、唐代显然已经出现了“律诗”这个概念,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格律诗”这个概念?
1、之所以后代用“格律诗”代替“律诗”来命名近体诗,可能也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律,当然是指形式规制,格,或许更多的是内容、风格方面的考虑。格律诗,就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完整地体现了唐代诗歌变革的实质。
2、唐代有不少关于诗歌理论的著作流传,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佚名的《全唐五代诗格》等。这些著作在谈论所谓“诗格”时,着重谈论的都是诗歌尤其是格律诗的创作方法(当然也包括起承转合)。“格律诗”,既包含了形式规制,也包含了创作方法,不仅要讲究平仄声律,也要讲究创作手法。
3、“起承转合”并非是格律诗创作的唯一的谋篇布局方法。
三、“出格”,是诗风的求变,而不是指今体诗“出律”,是指从内容和风格上的变化与突破。一首格律诗不符合平仄要求时,正确的说法是“出律”。


三题答:
一、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1.杜甫  夜雨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
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
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2. 杜甫  春远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3.韩愈  闲游二首(之一)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4.白居易  凉夜有怀
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
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
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
暗凝无限思,起傍药阑行。
5.王维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世上皆如梦,狂来止自歌。
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
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
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
二、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选5首。
1.贾岛  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
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
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2.张籍  寒食后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易垂。
斩新衣著尽,还似去年时。
3.孟浩然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4.王勃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风飘渥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5.李白  金陵三首(之三)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三、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1.孟浩然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2.柳宗元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之一)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
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
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
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
3.贾岛  赠弘泉上人
洗足下蓝岭,古师精进同。
心知溪卉长,居此玉林空。
西殿宵灯磬,东林曙雨风。
旧峰邻太白,石座雨苔濛。
4.李峤  送崔主簿赴沧州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
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5.李颀  留别王卢二拾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
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
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四、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1.李白  长信宫(一作长信怨)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2.杜甫  雨晴(一作秋霁)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3.韦应物  开元观怀旧,寄李二、韩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严家令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东。
车马行迹在,霜雪竹林空。
方轸故物念,谁复一樽同。
聊披道书暇,还此听松风。
4.钱起  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
白发壮心死,愁看国步移。
关山惨无色,亲爱忽惊离。
影绝龙分剑,声哀鸟恋枝。
茫茫云海外,相忆不相知。
5.戴叔伦  海上别薛舟
行旅悲摇落,风波厌别离。
客程秋草远,心事故人知。
暮鸟翻江岸,征徒起路岐。
自应无定所,还似欲相随。
五、首联对仗的选2首。
1.杜甫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
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
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2.沈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3.张九龄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
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4.李峤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
宠服当年盛,芳魂此地穷。
剑飞龙匣在,人去鹊巢空。
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
唯当青史上,千载仰嫔风。
5.孟浩然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六、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四杰”之后,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自成一家。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所以,“格律”是随着“格律诗”的发展逐步成型并完善的,早期、中期作品不合格律各式者甚多,到中期至晚期不合格律者较少。


四题答:
词本来是古代的歌词,是配上音乐供人歌唱的,在晚唐、五代称为“曲词”或“曲子词”。词和乐府诗相似,来自民间文学。当它登上文坛的时候,正值近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受近体诗的影响,使这一文学体裁引进了格律的规范。后来歌曲的乐谱逐渐失传,词也就跟音乐脱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意思是诗的余绪。王力给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词脱离音乐以后,虽然原来的唱腔一般已无法掌握,但仍保留着同歌曲结合在一起的字面格式和特殊的格律规范。不同曲调的歌词,它的段数、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和对仗都有不同的格式。
近体诗是格律诗,词则具有更高级、更复杂、变化更多的格律。近体诗的句子只有五言、七言两种,词的句子从一个字到十一个字。近体诗的格式,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各有四种(排律是律诗格式的延长,故不另计),合起来不过十六种,词则有上千种。但不论变化多大,词的绝大部分句子(三字以上),都是律句,即在近体诗五言或七言四种句式上增增减减;还有极少数特定的句子是拗句。你只有掌握了平仄,才能识别哪是律句,哪是拗句,学会“按谱填词”。
某些词调,相邻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还要求对仗。它的对仗多数与近体诗相同——两句同一位置上的字,词性相同,平仄相反;有的词性相同,平仄也相同;有的还容许同字相对。
词押韵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邻韵可以通押,但是比近体诗复杂。近体诗一律平声押韵。词有的平声押韵,如《水调歌头》、《沁园春》等;有的仄声押韵,如《蝶恋花》、《念奴娇》等;有的平仄韵转换押,如《菩萨蛮》、《减字木兰花》等;有的平仄韵通叶体,如《西江月》、《醉翁操》等;还有平仄韵错落体,如《相见欢》、《诉衷情》等。凡仄声押韵的,上声和去声可以通押,而上声、去声绝不可与入声通押。
因此不需要也没有格律词的说法。

评我:H31-仙子,D25-蜀客,M37-红尘幽梦,E40-桃花开了,H06-昨日至今,E31-燃犀,H17-水云衣,H组长-山泉。
我评:H31-仙子,H17-水云衣,H06-昨日至今,E31-燃犀,E40-桃花开了,H组长-山泉。
==========================

作业文字超出单一楼层字数限制,不允许继续写,抱歉。

H27-醉清风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十七讲作业,转至第17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6-22 2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丝雨 于 2019-8-11 12:23 编辑

国学集训班H29-丝雨第十六讲作业
下面提一些思考题,也不算什么作业,有兴趣就思考一下。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探究的欲望,建议动动笔,可长可短,就当做是做一点读书笔记。也建议大家以此在群里作交流。如果没时间做笔记,至少在脑中思考一下。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学古今势一十七种,具列如后,第一,直把入作势,第二,都商量入作势;第三,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第四,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第五;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第六,比兴入作势;第七,谜比势;第八,下句拂上句势;第九,感兴势;第十,含思落句势;第十一,相分明势;第十二,一句中分势;第十三,一句直比势;第十四,生杀回薄势;第十五,理入景势;第十六,景入理势;第十七,心期落句势
皎然晚年著作的《诗式》,是其多年来创作实践理论的总结,《诗式》中论及的《明势》,《诗有四不》、《诗有四探》、《诗有二要》、《诗有二废》、《诗有四离》,《诗有六迷》、《诗有六至》、《诗有七德》诸条均是达到“高”、“逸”的方法,都是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的,待细致学习与研究。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所谓"格"就是=格+律“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包括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包括押韵,起承转合。格律诗-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它们每一首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以及某些句子要对仗都有一定的规则。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1)、《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2)、《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唐: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3)、《天末怀李白》?唐:杜甫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4)、《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王右军》唐-李白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1)、《江上思归》?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3)、《伤心行》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4)、《听蜀僧弹琴》-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5)、《夜泊牛渚怀古》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章台夜思》
作者: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首联对仗的选2首。
春 望-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旅夜书怀-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是初唐以后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今体诗已经形成。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填词是有格律的;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歌唱就要讲究声韵律,唱起来优美动听。每个词牌就是词的格式,也是决定词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词有格律的。也是填词必须遵守的。
我拍者:强红、红法幽梦、老晕子、昨日至今、楚留香
拍我者:心飞、水云衣、上海念念、燃犀、仙子、顺眼阳光
===================================================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丝雨第十七讲作业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选做题)唐宋律绝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略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五律-中秋思乡
    文/丝雨
一山秋正好,三五月偏圆。寂寞南疆夜,相思桂子咽。
心飞千里外,梦落十年前。自制佳肴味,琴声小有天。
改后
一山秋正好,三五月偏圆。寂寞南疆夜,相思桂子咽。
心荡万里外,梦落十年前。自制酒肴味,琴声小有天。
改后感觉语句加重,思乡感情更加浓郁。
丝雨2019-7-12
我拍者:快乐蝴蝶老师、山泉组长、仙子、飘渺峰、野鹤梦
拍我者:有凤来仪、欧阳、昨日至今、一抹微云、无主题
=============================================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丝雨第十八讲作业
1、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
七律-闲游
文/丝雨
好趁轻凉休息闲,朝辉携友问崖边。
路闻野草生香透,日照丛花映水妍。
小憩惊听群鸟语,凝神远望白云绵。
不求俗世浮名有,只愿松风一刻颠。
改:息为事,白为紫
好趁轻凉休事闲,朝晖携友问崖边。
路闻野草生香透,日照丛花映水妍。
小憩惊听群鸟语,凝神远望紫云绵。
不求俗世浮名有,只愿松风一刻颠。
2、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我改了两个字:息和白,都是入声字。改前后差不多,改后能顺畅明了点。本人感觉古人写诗依平水韵,平水韵继承了隋唐的韵书一脉传承特点,是没有割裂的文化瑰宝。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106个韵部,仅入声就17个韵部。有入声字的加入使音节抑扬顿措有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强,语句优美,富有音韵美。用古韵作诗才能继承古诗词的意蕴,古人作诗比较讲究诗意声情美,用韵要求比较严格。才使其作品经久不衰,延续至今。而中华新韵,中华通韵是为了适应新的时期需要,为初学者不受今古音韵不同的困扰而制定。最新的中华通韵只有十六个韵部,非常好记用韵比较宽泛,易于掌握。我们学诗要了解古今韵的优势与劣势,继承古韵,推广今韵,使两者并存。我认为,写律诗还是用古韵好,能提高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用新韵写现代诗和自由体诗为宜。
我评者:程瑞、默然、昨日至今、俊义、山泉、楚留香
评我者:蜀客、晚晴、瓶子、昨日至今、醉清风、
===============================================
国学多项集训班丝雨第十九讲作业
一、任选中晚唐著名诗人五人、宋朝著名诗人五人,各选其一首含重字的七律并标注重字,选名篇更佳。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唐·杜牧)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重字“不”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已题一贴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重字“一”
潭州(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重字“空”
黄鹤楼(唐·贾岛)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山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重字“山”
送陈嘏之侯(一作候)官兼简李常侍(唐·温庭筠)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殷勤为报①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
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梅仙④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重字“无”
雪霁独登南楼(宋·范成大)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雪晴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
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重字“一”
出县(宋·陆游)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匆匆簿领不堪论,出宿聊宽久客魂。稻垄牛行泥活活,野塘桥坏雨昏昏。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分泉自遍村。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绕吴门。
重字“不”
寄李公择郎中(宋 秦观)
节旄淮畔脱秋风,忽跨鲸鱼上碧空。华秀两跗当重露,文成五色在高桐。
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礼乐隆。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消融。
重字“淮”
和易公立投赠之句(宋·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日者论文各少年,中间岁月似风旋。老来书册惟生睡,里许生涯未苦贤。
好句撩人那得懒,胜流觅纸便争传。诗坛正欠风骚将,君合为真不用权。
重字“风”
秋日(宋·寇准)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馀。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
晚云连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静见鱼。昔岁一鸣无所恨,绿槐金蕊任萧疏。
重字“江”
二、以“夏雨”为主题,作五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以诗序为题,至少30字以上。创作完成后按 以下要求自评:
1、行文质朴古拙、忌妍辞俪句;
2、意境高逸旷达、忌衡物穷理;
3、格律、禁忌等可依本课程教学内容处理并在自评中注明,如“起句用三仄尾”、“某句有挤韵一,避无可避”、“重某字”之类。
诗序
月半无雨,草木干旱,人身倦怠,枕梦无香。外出至塘,偶临阵雨,扫于无备,见风吹柳,雨点荷妆,虽淋如浴,顿感丝凉,感恩天赐,今枕梦香。喜之诗兴。
夏雨
文/丝雨
久盼始雷苍,真珠洒路茫。
携风吹绿柳,入水点红妆。
偶得清新浴,犹如碧玉浆
感恩承福禄,投枕小窗凉。
自评:亲身经历,立意古朴,清新自然,有感而发。无妍辞俪句,生造之意,运用格律诗记录生活,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虽写得不很好水平所致。
我评者:烟雨凭舟、醉清风、山泉、瓶子、俯视苍穹
评我者:山泉、轩中听雨、阳光乔、门外秋月、俯视苍穹、萧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6
发表于 2019-6-23 08: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瓶子 于 2019-8-8 10:02 编辑

国学班H35-瓶子第十六讲作业:
一、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读书笔记:王昌龄《诗格》约成书于中唐代宗大历年间。时当八世纪中叶,唐代诗歌刚刚经历了一个极端鼎盛的时期,转入了冷静的低潮。这使得当时的诗论家们的理论总结成为可能,王昌龄在其诗论著作《诗格》中所倡之“诗有三境说”便可看作是此前山水诗艺术经验及其个人创作经验的总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皎然是中唐著名的诗僧,其《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完整的体系,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皎然以诗僧的身份、佛禅的眼光、儒生的经历和道家平淡自然的心态构造了这部体现诗歌艺术创造,艺术鉴赏等各方面特色的论诗著作。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要求;

“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比如诗的押韵和起承转合。

格律 就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替,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而且律诗的中间两联要对仗等,具有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分为两种:
a)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字一句的称为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为七言绝句。
b)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字一句的称为五律,七字一句的称为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从广义上来说,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1)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感遇十二首·其二
唐代: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2)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叹白发
唐代:王维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悲回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听蜀僧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5)首联对仗的选2首。

问六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南行别弟
唐代:韦承庆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6)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答: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等4个阶段。在晚唐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格律上更加严谨,符合近体诗的要求。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没有格律词的说法。因为词本身是有格律的;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古人填词都是要唱出来的,所以都要随律。每个词牌的平仄和格律,都是经过古人反复诵读总结出来的,吟起来才朗朗上口,如果不按律来,读起来拗口,缺少韵律美。词牌就是词的格律,再说格律词就是画蛇添足了。评我的@H组副组长-俯视苍穹@E31-燃犀,@H31-仙子 @H17-水云衣 @H29-丝雨 @H27-醉清风 @H06-昨日至今 ~~~~~~~~~~~~~
我评的 @E31-燃犀,@H31-仙子 @H17-水云衣 @H29-丝雨 @H27-醉清风 @H06-昨日至今 ~~~~~~~~~~~~~~~~~~~~~~~~~~~~~~~~~~~~~~~~~~~~~~~~~~~~~~~~~~~~~~~~~
H35-瓶子十七讲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选做题)唐宋律绝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
二、互拍作业:作业发班群与五人互评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发论坛。(互评不足无效)
三、交作业时间是两周时间,在7月14日(周日)晚20点截止,组长统计作业在当晚21点之前上报班委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将无法获得下一讲的讲义
游回龙山,分“休”韵(原作)
雨霁灵山静,清弦逐细流。
枝间黄鸟啭,岭上白云悠。        
法眼浑如寐,飞签总不休。
诸天知意否?袅袅紫烟浮。

游回龙山,分“休”韵(改后)
雨霁灵山静,清弦逐细流。
枝间黄鸟啭,岭上白云悠。        
法眼浑如寐,飞签总不休。
诸天可知意?袅袅紫烟浮。

瓶子改于2019年7月8日
评我的:@G08-水中月亮 @主讲绝句-坐看云起 @F45-彭金桥 @H06-昨日至今  @H组副组长-俯视苍穹  @E26-随心 @E09-俊乂  @H11-雁儿  @H32-飘渺峰  @F05-清雅人生 @M37-红尘幽梦 @M27-诗汀娜 @国学班纪检-漠烟
我评的:@H32-飘渺峰 @H02-野鹤梦  @G20-枫叶正红   @D10-翰墨韵香@E06 -九天懒阅  @H31-仙子 @H17-水云衣 @H29-丝雨 @H27-醉清风 @H06-昨日至今

===============================================================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第十八讲作业及要求
H35-瓶子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
观瀑布(平水韵)
遥闻澗水鸣,急步欲寻声。
风送清凉意,云藏澹泊情。
银川千丈落,翠色满帘生。
且坐空灵境,陶然忘姓名。

观瀑布(中华通韵)
遥闻澗水鸣,急步欲寻声。
风送清凉意,云藏淡雅情。
银川千丈落,翠色满帘生。
且坐空灵境,陶然忘姓名。
瓶子改于2019年7月22日

2、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答:中华通韵少了入声字,个人觉得是一大缺陷。从以上两篇对比我认为澹泊更能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以中华通韵看澹泊就失替了,我想了好久也没找到合适的词代替。我认为用平水韵写诗更能突出格律诗的古典美,而新韵的韵部放宽以后,写作就有了更大的随意性,很容易写出白话诗,从而离古典诗词越来越远。古韵诗词已达到唯美境界,这是不容质疑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学习前人精品,才能提高写作水平。个人不赞成用新韵。
评我的:@E26-随心  @D25-蜀客 @H29-丝雨  @H06-昨日至今 @E组长-有凤来仪 @E31-燃犀 @H组长-山泉
我评的:@E26-随心 @F36-楚留香 G20-枫叶正红 @D25-蜀客 @H29-丝雨 @H组长-山泉  @E组长-有凤来仪===============================================================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 第十九讲作业及要求
H35-瓶子
一、任选中晚唐著名诗人五人、宋朝著名诗人五人,各选其一首含重字的七律并标注重字,选名篇更佳。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重“后”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重“又”

寄远
[唐] 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重“不”“愁”“叶”

七夕
[唐] 温庭筠
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
天上岁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
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
重“横”

望夫山
[唐] 刘禹锡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
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
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
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重“不”

游庐山
[宋] 范仲淹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
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重“云”

偶题
[宋] 辛弃疾
闲花浪蕊不知名,又是一番春草生。
病起小园无一事,杖藜看得绿阴成。
重“一”


[宋] 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重“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重“不”“风”“雨”“卧”

还自广陵
[宋] 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重“水”

二、以“夏雨”为主题,作五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以诗序为题,至少30字以上。创作完成后按 以下要求自评:
1、行文质朴古拙、忌妍辞俪句;
2、意境高逸旷达、忌衡物穷理;
3、格律、禁忌等可依本课程教学内容处理并在自评中注明,如“起句用三仄尾”、“某句有挤韵一,避无可避”、“重某字”之类。
序:暑热,信步荷池,见柳枝上有黄莺栖息,俄倾,惊雷至,乌云压顶,霎时阵雨将蝉声淹没,凉风使人格外舒服。看着潇潇夏雨滋润着干枯的草木,感觉每一滴雨都特别可爱,在水里泛起阵阵涟漪。
七律.夏雨
避暑向荷池,凉亭久坐痴。
雷声倏忽至,云幕渐低垂。
雨打蝉方静,风来心自怡。
盈盈滋草木,点滴正当时。
自评:行文流畅,无妍辞丽句,直抒胸怀。第七句滋不知算不算挤韵了,没找到合适的字更换。
点评我的:H17-水云衣,H组长-山泉,M组长-无主题,K08-欧阳,D17-一得斋主,G12-古堡闻莺,D12-晚晴,G20-枫叶正红 ,@H02-野鹤梦,@H29-丝雨,H组副组长-俯视苍穹
我点评的:@M06-鱼 @K08-欧阳 ,H29-丝雨,H27-醉清风G08-水中月亮,H组副组长-俯视苍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8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4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6-23 15: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鹤梦 于 2019-8-7 14:16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六讲作业H02野鹤梦
1、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我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这样来理解:
(一)格;就是格式。它包括:
1、字数和句数。不同格律的诗词有不同的固定的字数和句数。
2、押韵。诗词必须押韵。【多按平水韵】

3、平仄。诗词有一定的平仄格式,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

4、对仗。律诗中间四句要用对仗。所谓对仗,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例;五绝--20字 五律--40字 七绝--28字 七律--56字
     格律,就是格和律。格:是指诗歌的分类和格式,律:是指诗歌的声调和韵律。格是律的载体,律是格的内容。
(二)格律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平仄有致。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
格律诗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1)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赋得临池竹应制  (虞世南)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风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巫山高  (王绩)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
  霏霏暮雨含,霭霭朝云生。
  危峰入鸟道,深谷写猿声。
  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关山月  (卢照邻)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真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信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上之回  (卢照邻)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
  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子骝马  (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寒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寻陆鸿漸不遇癄(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在,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

      辛苦吟  (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如有问,江上会相逢。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烝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联对仗的选2首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是初唐以后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今体诗已经形成。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填词是有格律的;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歌唱就要讲究声韵律,唱起来优美动听。每个词牌就是词的格式,也是决定词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词有格律的。也是填词必须遵守的。
                                                                                                                                                                                                                     评我的:E03-影子、K19-阳光乔、H组长-山泉、H06-昨日至今、H17-水云衣;
我评的:D19-一抹微云、C01-往事如烟、H组长-山泉、班主任-快乐快乐、M25-千里。
-----------------------------------------------------------------------------------------------------------------------
       不国学多项集训班 壶中岁月老师授课十七讲 H 组02野鹤梦
一、布置作业 思考题:
1、(选做题)唐宋律绝中,有没有“仄平仄仄仄”的句式?如有,你怎么看?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
二、互拍作业:作业发班群与五人互评后连同五位互评同学名单一起发论坛。(互评不足无效)
三、交作业时间是两周时间,在7月14日(周日)晚20点截止,组长统计作业在当晚21点之前上报班委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将无法获得下一讲的讲义

1、听蜀生壑弹琴    (李白)
    蜀生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诗读起来爽口,有古意,更有诗意。

2、原作五律  题图《梅雪》
     琼花飞落处,飘逸乱徘徊。
     红梅凌屋笑,摞室傍山隈。
     壶装新酒煮,碟沏老茶开。
     黑犬高声报,是谁踏雪来。
改后:
     琼花堕落处,飘逸乱徘徊。
     红梅上屋笑,摞室傍山隈。
     壶装新酒煮,碟沏老茶开。
     黑犬高声报,是谁踏雪来。

评我者:H组长-山泉、H42-萧白、G08-水中月亮、F06老晕子、D28-石桥月;
我评者:H42萧白、H组长-山泉、F06老晕子、G01-门外秋月、D28-石桥月。

——————————————————————————————————————————————————                                                                                                                              
小渔村国学集训班第十八讲作业H02野鹤梦
平水韵(寒韵)
七律    端午
记取童真过浴兰,雄黄酒抹耳屏欢。
时无糯米包香粽,幸有面灰揉凤丸。
席上父夸曹女孝,厨中娘盼子孙端。
人间多少不平事,化作端阳悲壮篇。
用中华新韵(寒韵)改写:
记取童真过浴兰,雄黄酒抹耳屏欢。
时无糯米包香粽,幸有面灰揉凤丸。
席上父夸曹女孝,厨中娘道窦娥冤。
人间多少不平事,化作蒲节悲壮篇。
野鹤梦写于2019·7·20
从声韵上简述自已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
         我的感受是:
原作发在班级群里,诗友评说子孙对曹女不是很恰当,于是我就想到用窦娥,都是典故人物,端字当然不能用了,只有冤字恰当,可冤字又是元韵,教我万般糾结,最后只好将就。
         通过此次换韵,同样是寒韵,可是音韵字多了很多,恰恰冤字也在其中,正合吾意,对仗用起来也顺畅多了。再者尾句中原有端阳二字,犯题了,现改为蒲节,我觉得非常好。
         至于究竟用旧韵还是新韵好,我个人认为都可以,《联律通则》不是说双轨制嘛,我觉得非常人性化,熟悉旧韵的用旧韵,熟悉新韵的用新韵,也不用免为其难,也不须争议,再者根据作品的需要,用韵可以切换
只要能准确表达作品内函,就是最佳选择。
          野鹤梦写于2019·7·20

我评者:G1-门外秋月、E31-燃犀、M25-千里、D12-晚晴、M组长-无主题、H06-昨日至今;
评我者:G01-门外秋月、M组长-无主题、M25-千里、F15-蓝色星空。H27-醉清风、飞舞、H组长-山泉。

-----------------------------------------------------------------------------------------------------------------------------------
小渔村国学集训班第十九讲作业H02野鹤梦

二、以“夏雨”为主题,作五律一首,题目自拟,要求以诗序为题,至少30字以上。创作完成后按 以下要求自评:

1、行文质朴古拙、忌妍辞俪句;
2、意境高逸旷达、忌衡物穷理;
3、格律、禁忌等可依本课程教学内容处理并在自评中注明,如“起句用三仄尾”、“某句有挤韵一,避无可避”、“重某字”之类。
五律   夏霖
    己亥年夏天,川东北几乎天天下雨,多且大,湖库满、江河溢。城镇、乡村,道路被雨水洗刷的干干净净。空气清新,凉爽,感而诗之
今年雨水畅,滚滚溢江河。
洗净千山树,晶莹一市珂。
宜排国庆舞,早导阅兵歌。
天地皆清爽,民心颂太和。
    自评:行文自觉还有点古拙的味道吧,也无妍语俪句;起用了两个‘三仄尾’,避无可避。

评我者:B16-云泉、D组长-默然、H组长-山泉、副班主任-快乐蝴蝶;
我评者:D组长-默然、D25-蜀客、H组长-山泉、H25-轻语、H35-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1:00 , Processed in 0.0795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