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10——驼铃第二十六次作业: 一、问答题 1、自己审词牌《水调歌头》苏轼体,并写出总结。 答、《水调歌头》,词牌名之一, 《水调歌头》词牌之调:双调,用中吕调。词牌句数字数:双调共19句95字,上阕9句48字,下阕10句47字。上下阕均押四平韵。一韵到底,也有叶韵的另外体式。词牌句式:554766555;3334766555。词牌感情色彩: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上下第二句以后的七句与下阕第三句以后的七句,平仄格式相同。对偶:上片开头两句、第五第六句和歇拍两句,下片第六第七句、结拍两句,常用对偶,有时是上面所说的那些全部成对,而大多数是一两处成对。下阕过片处三字句对用对偶。有前两句对,也有后两句对,也有三句均做成对偶句的。其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属特殊带拗句式。它有时作成前四后七,有时又作成前六后五。但不管句式如何变化,其平仄都不能作太大改动,不然就失去其特有的拗味。另外,不管是何种句式,上下片最好一致。上阕第四、下阕第五句,多数情况下,前四字平仄都如格律所标。也可以说,这是本词牌的特色之一。上阕第五、下阕第六句,在第五字已用平的情况下,第三字亦可用仄。总之,这二句的第一第三字只要不同时作仄就不算太离谱。领字:此词牌无领字。 2、要求自己审词牌《沁园春》,写出总结。 答、沁园春 金词注“般涉调”。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苏轼《沁园春》词为正格。 上片十一个四言句,下片八个四言句,多处用对仗,句法比较工整,而且,在许多整齐的句子之间,还穿插了几个长短句,如三言句、六言句、七言句和八言句,长短相间,参差错落。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稍露东坡本色。该词调适合于以赋体入词,但又最忌板滞,它不同于短篇令词,也不同于一般长调,是个较难驾驭的词调。但是,此调格局开张,掌握得好,却可造成排山倒海之势,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不足之处是以抽象的说理议论代替具体的形象描述,不如以情动人之作,具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
二、填《沁园春》一首,题目韵部不限。 沁园春 升国旗 步伐雄浑,节奏铿锵,手握钢枪。我三军将士,国旗护卫。国家面孔,同日阳光,血色容颜,国歌激奋,四海随之冉冉芒。沸腾了,我九州大地,欢乐汪洋。 仰望红旆飘扬。中国啊、国强民富康,任泪行盈目。曾经心碎,割城赔款,任贼欺殇,儿女凡能,去它无返。复兴今朝新起航,齐奋进,有国旗领路,欢笑长常。 三、自评 1、本词依苏轼格,句式上片:4445444447354。下片:685444447354。共114 字。 2、格律依搜韵检测正确。 3、押韵为词林正韵第二部平声韵。 4、作品描写了升国旗那威武雄壮的场面,令人喜悦的心情,以及极其深刻的意义。所选物象力求紧扣主题,脉络比较清晰。风格通俗易懂,境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