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156|回复: 1

太子岩赋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2640

帖子

68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867

注册会员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6-3 17: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子岩赋
      高宗之时,七月既望。书生游至于天平山下,见其山势险要,空气清凉。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当其驻足,放下行囊。搭棚于绝顶,拥岫之苍茫。日览天平之胜景,夜读诸子之文章。
     乎一日,书生夜读,闻有凿石之声,自山桠口。悚然而听,曰:“异哉!”起身观之,见百十开外山石之间,有烛光之晃复。书生则天生畏高,不敢再走。思待天明,再探邻友。继凿石之声,仍叮当若豆。
     及乎天刚晓,寻尽头。悬崖峭壁,群壑深幽。频生惊异,甚是眩眸。待其神醒,四野云浮。观岩边之巨石,锁绝顶之咽喉。石身若玉,兀自盘虬。生叹曰:“尔若我之孤,堪解我之愁?”于是朗则石上,诵则春秋。朝迎旭日,夕伴山鸠。朗朗之声回久,倦倦之鸟纷投。
      嗟夫经光阴之荏苒,靖潜处以永思。又一年异日,有客商至,暂住无几。生送于瓜藤畔,神黯而言语悲。见藤上之瓜稀稀落落,便口吟一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吟乎者无心,听者则有意。传至朝堂,则天降罪。派数十之亲兵,遣百多之专骑。山下兮马嘶人嚷,峰前兮仰天泣泪。曰:“父皇生儿!天何不济?”。声荡层林,不绝于耳。于是涯上纵身,深渊求死。缉拿之官兵,几寻其尸体。异日,有兵士于草从,拾贴身之玉佩。虽无尸,亦窃喜。于是,转返朝庭,交差了事。
      追乎书生姓氏,则太子李贤。缘何而沦落,宫斗之根源。太子虽聪,皇宫却忌;高宗无奈,贬其庶人。除却其太子位,流放于天平山。出牢笼之小鸟,体山水之幽闲。当其客商来报,慈父升仙。不免心碎,体物成篇。殊乎随吟之黄台瓜韵,惹恕其生母则天。暗曰:“吾之育四子,若乎四瓜焉。一摘乎赐弘毒酒,再摘乎贬其蜀川,三摘……”咬牙而切齿,愤目而恕颜。
       再乎那日崖畔纵身,官兵去杳。夕阳石洞,四壁霞照。见一少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驾雀跃小鸟!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杨柳之窈窕。秾纤得衷,修短正俏。生欣曰:“命落黄泉,竟有如此佳景,甚妙!。”少女盈盈而来,一笑,曰:“给太子叩安,不知殿下记否?朗诵诗书之所靠。”生曰:“吾生前所依奇石,亦读亦觉。难道这是……”女紧接曰:“家师早算,殿下之劫,故而遣吾等凿石而造”生惊曰:“凿石之声,得以方晓。那摇曳之光,请姑娘相告?”女笑,曰:“此系飞鸟衔来,集萤火之光如皎。”生欲再询,却云梦缥缈。
       醒乎之际,日出山东。浮云袅袅,百鸟匆匆。见之少女,披罗衣之璀粲,珥瑶碧之华容。椅子模样,群鸟相从。曰:“殿下请!”生则将疑将信,步入其中。倏然洞外,若龙辇凌空。生回头则见那洞,于山壁上之凹陷处,初看若巨眼,一揽群峰。再看若蘑菇,欲撑苍穹。
       传乎千年,云霄古洞。朔源天佑于书生,系仙帝之所送。洞外之十天,洞中则一梦。当地客家,竞相传诵。宝地之神秘,游人则时涌。

注:依《词林正韵》
1)天平山:即现在的章怀山,亦当年的章怀太子李贤避难后而更名。
2)太子岩:天平山上,有一块蘑菇状的天生奇石就被称作“太子岩”,而那个天人为李贤避难所凿之洞亦被命名为“太子洞”。 “太子岩”与“太子洞”如今还安好未损。尤其“太子洞”甚为神秘,听说洞中一日,洞外三日。当时李贤就在洞中昏睡了三日。出洞时人间光阴已过近十天了。不知道是真是假,无人验证过,因为那洞在凹陷的山壁上,无路可入,唯鸟可栖身。



364

主题

2640

帖子

68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867

注册会员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17: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唐高宗时?突然有一天这天平山来了一位书生。这书生年轻俊朗、一身才气?见这天
平山山势险要?风景奇雄?便在山上搭了个住所留下了。白天?周游群山仙境?遍览天平
胜景?夜里?朗诵诗书?品阅百家子集?逍遥胜似仙人一般。

这地方好是好?可每晚这书生睡觉时总会听到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凿石之声?夜夜如
此。这书生感觉好奇?有一夜就出来察看。只见从住所出去百十丈开外的地方似有火光?
凿石之声正是从那里传来。书生心中一惊?这天平山对书生而言已是无所未至了?唯独住
所的这一尽头他还从未去过。因为有一次这书生信步走去?还没走到一半他就折了回来。
原来这书生天生畏高?一眼看出去那边无疑是个悬涯?所以就不敢再去了。难道这样一个
去处竟然还会有人家?书生心中暗自称奇?折回了住所?心想待天亮后去看个究竟。

天刚露白?书生就迫不及待地起来?朝昨夜火光传来的地方走去。走到尽头书生就傻了
眼?这尽头果然是悬涯?朝下望去少说也有千丈之高?一块巨石立在岩边。可火光与凿石
之声明明是从这边传来的啊。书生感觉一阵眩晕?昏了过去。等他醒来?爬起身坐在岩边
缓缓神?无意间发现身边的巨石光滑如玉。书生这才吃惊地发现这块巨石石质不凡?上大
下小?兀自长在这岩边上。书生坐在石上叹了口气?“这块奇石好生像我啊?”等他站起时
顿觉一股清流从体内流遍全身?浑身忽然通泰?竟不觉得畏高了。书生大喜?从此每天都
捧了书到这块岩石上来坐诵诗书?朝迎旭日?夕沐霞光?整个山林也回荡起朗朗读书之
声。久而久之?书生的读书声竟引来无数鸟儿飞来围着他欢叫?这让书生在这荒山野林里
少了几分寂寞。

可那夜看到的火光究竟是怎么回事?凿石之声从此也没有了?这一直是书生心中的一个
谜。
光阴荏苒?一晃一年多光阴过去了。一日山上来了一个客商打扮的人来找书生?等他走
后?书生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不振?黯然神伤。他看到住所外瓜藤上稀稀落落的瓜便
随口吟道?“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
蔓归。”吟者无心?听着有意?这诗被一个正在打柴的樵夫听去了?他连柴也不打了急急
下了山。不多日?那位客商打扮的人火烧火燎地跑来报了信?又匆匆下了山。

这书生也着实着了慌?一宿没睡?思忖如何逃命。第二天天蒙蒙亮?书生正要卷了包袱走
人?山下却一片人嚷马嘶。书生心中暗暗叫苦?糟了?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情急之中
慌不择路?书生在乱草丛林中乱走一气?竟走到悬涯尽头那块巨石边上来。书生仰天长
叹?“父皇?天要绝我乎?”无数官兵已爬上天平山?搜到了他的住所处。书生气愤地说?
“皇儿宁死也不受其辱?”说完?书生就从高高的涯上跳了下去。
早有官兵看到有人跳涯?于是急急下山去找尸首。找了大半日才发现书生的尸身挂在山坡
上的一棵老树上?官兵们无论怎么爬也爬不上这棵老树。正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兵士在树
下落叶里捡到一只玉佩。领头的一看?认出这正是那书生的贴身之物?便喜滋滋地把它带
回去交差领赏了。

你可知这书生是谁?正是当今天子唐高宗之子太子李贤。太子为何会沦落到此?又怎会被
官兵追杀呢?说来话长。原来这李贤的母亲正是武则天?武则天为高宗生得四子?长子李
弘已被武则天用药酒毒死?高宗便立这李贤当了太子。武则天又设计害这太子触了皇宫大
忌?高宗因李贤平日知书达礼?通晓政事?有心想敕免他?武则天竟要高宗大义灭亲。高
宗无奈?只好将李贤贬为庶人?流放天平山。这李贤本是放荡不羁之人?这下来到天平山
如同久囚的小鸟出了牢笼?反倒自在了许多。不想当朝宰相突然派家人扮作客商前来报知
李贤高宗驾崩?李贤得知父皇死讯不免心碎?情染物伤?于是吟了《黄台瓜辞》?结果被
武则天派来扮作樵夫的探子听见了?传回了宫里。武则天一听?心想?这诗里四摘的意思
不正是说长了四个瓜吗?一摘不正是说自己害死了长子李弘吗?再摘当然就是指害了李贤
自己。想到这里?武则天气得咬牙切齿?决心对李贤痛下杀手。身为贵妃?为何会对自己
的儿子们如此心狠手辣呢?各位有所不知?这武则天刚进宫时并不能生育?她只好偷偷把
自己的姐姐带进宫来?所以武则天的四子中前两子实为武则天之姐所生?并非她亲生。但
此事唯有武则天与其姐知晓?连高宗本人也不知情。为了守住这个秘密武则天后来也把自
己的姐姐用药酒毒死了。现在两个孽子已经死?武则天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素不知?落
难公子多有仙人助。
话休扯远?且说那日官兵去远?李贤竟活了过来?发现自己藏身于一石洞中?四壁光洁?
周围雀跃鸟欢?非凡间景象。李贤疑心自己已命落黄泉?却见一标致少女走来向他问安。
李贤于是问她这是何处。少女一笑?说?“太子殿下可还记得天天朗诵诗书的所在?”李贤
说?“我是在一块奇石之上?难道此洞正是在奇石之下?”少女打断李贤的话?说道?“正
是?家师早已算出殿下会有此劫?所以命我早来这里凿穴等候殿下。”李贤听了心中大
惊?“凿穴?原来那凿石之声是这么回事。那火光又是怎么回事?”少女笑了笑?说?“是飞
鸟衔来的萤火之光。”李贤终于明白了?他突然又问起?“你所说的„家师‟是谁?你又是
谁?”少女笑而不答。李贤还想问话?少女却说?“殿下请?”只见数不清的鸟飞到李贤跟
前?鸟鸟相衔?竟组成了椅子的模样。李贤将信将疑地坐上去?百鸟齐跃?竟飞出洞外?
翩翩于半空之间。李贤回头看那洞?竟是在山壁上一处凹陷进去的石壁上凿出来的?远远
看去竟似一只巨眼。李贤再看那巨石?竟似天降的一朵大蘑菇。

从此?没有人知道李贤的去向?之后武则天建立的周朝很快又被李氏夺回有人说是与李贤
有关。这些是闲话?要紧的一点是?从此这块蘑菇状的天生奇石就被称作“太子岩”了?而
那个天人为李贤避难所凿之洞?亦被命名为“太子洞”。听说“太子岩”与“太子洞”如今还安好
未损?尤其“太子洞”甚为神秘?听说洞中一日?洞外三日?当时李贤就在洞中昏睡了三
日?出洞时人间光阴已过近十天了?不知道是真是假?无人验证过?因为那洞在凹陷的山
壁上?无路可入?唯鸟可栖身。

首发《民间传奇故事》2010年A版第4期



http://www.doc88.com/p-411726242666.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1:07 , Processed in 0.0558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