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文学论坛
标题: 小渔村赋18期第2讲作业跟帖处 [打印本页]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7-23 19:58
标题: 小渔村赋18期第2讲作业跟帖处
赋18期第2讲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3 21:44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2-7-30 11:18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23-人生百味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谐四声,祛八病。举多事,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草创於荀,诙张於贾。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掩黄卷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尾结。紧、长句不应相连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天论》,《劝学》等…
宋玉:楚国诗人,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说的就是他。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聪敏好学。六岁能文,誉为神童。十六岁及第,擅长五律五绝,著有《滕王阁序》。
作者: 紫荷 时间: 2022-7-23 22:30
本帖最后由 紫荷 于 2023-2-7 11:57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紫荷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1.谐四声,祛八病;例2.究笔精,穷旨趣,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四始尽在,六义无遗。义类错综,词采舒布。华而不艳,美而有度。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初变本於典坟;增华於风雅。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必先体物以成章;不独登高而能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天论》,《劝学》等…
宋玉:楚国诗人,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说的就是他。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聪敏好学。六岁能文,誉为神童。十六岁及第,擅长五律五绝,著有《滕王阁序》。
作者: 笑嫣 时间: 2022-7-23 22:35
赋18期第2讲作业
笑嫣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于是惠风动,冲气和。眄清池,玩莲花,舒绿叶,挺纤柯,结绿房,列红葩,仰含清液,--【晋】潘岳 《莲花赋》
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壮句前须加提引词(于是.复若等)。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尔其珍族广茂,淑类博传。
紧句在赋文中可用于句首或句中。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以引起读者注意。而且一段中不能多用,太多显得呆板。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藻河渭之空曲,被沮漳之沦涟。--【唐】王勃 《采莲赋》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王勃《滕王阁序》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使用时要注意:(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使用时要注意:(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使用时要注意: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因为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2.乃举多士,命有司。3.究笔精,穷旨趣。4.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炳如绘素,铿若钟鼓。3.网罗六艺,淘汰九流。4.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1.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2.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3.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4.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5.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王勃: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作者: 穿丝燕 时间: 2022-7-24 04:50
第2讲18013-飞花若梦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3)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ai)于云间。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3.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三、紧句及其用法
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
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3.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苕》,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壯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紧句: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长句: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代表作:《荀子》
宋玉: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招魂》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歆儿 时间: 2022-7-24 10:11
本帖最后由 歆儿 于 2022-7-24 12:06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28--歆儿
一·二题合答:
1.什么是壮句?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例如:《赋赋》文中
乃\举多士,命有司.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2·什么是紧句?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如:《赋赋》中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是长句?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如:《赋赋》文中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
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代表作:《荀子》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招魂》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24 10:58
本帖最后由 十字 于 2022-7-24 11:02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52*风铃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
⑴ 披绣闼,俯雕甍。
⑵ 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
⑴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
⑴ shuang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⑵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句在使用中:
⑴ 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⑵ 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⑶ 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
⑷ 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⑸ 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
⑴ 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⑵ 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⑶ 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长句在使用中: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总结: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①文中壮句:
谐四声,祛八病
举多士,命有司。
雅之列,颂之俦。
②文中紧句: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凌轹《风》《sao》,超轶今古。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③文中长句: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也叫荀卿或sun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思想家。他的社会活动年代大致在公元前二九八年至二三八年之间。曾讲学于齐国樱下(齐国国都中的一个地名),并先后三次担任齐国学宫中的首领。晚年任楚国兰陵令,去职后,在兰陵著书立说,著有《荀子》一书。
《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绝大部分是荀况自己所作,涉及荀况的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思想观点,内容丰富,是研究荀况思想的主要资料。其中《天论》、《解:蔽》、《正名》、《富国》、《性恶》等篇都是重要的篇章。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好辞赋,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汉族,字⼦安。绛州龙门(今⼭西河津)⼈。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唐⾼宗上元三年(676年)⼋⽉,⾃交趾探望⽗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惊悸⽽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学成就是骈⽂,⽆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24 11:05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二讲作业
18030 天津清风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例2:
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
四始/尽在,
六艺/无遗。
例2:
网罗/六艺,
淘汰/九流。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
酌遗风于三代,
明变雅于一时。
例2:
艺文之儆策,
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按照赋谱的说法:“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紧句使用时应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2)这是符合汉语发音的特点,以及大多数汉人的蕴气多寡来确定的。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下一讲将做详细介绍)来写,在古人的赋文(文赋除外)中,八字长句用的也不多。
二、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除了上题中举的例子,另外还有:
壮句1: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
壮句2: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
壮句3: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1:
华而不艳,
美而有度。
紧句2:
立意为先,
能文为主。
紧句3:
炳如缋素,
铿若钟鼓。
紧句4:
微才无忽,
片善是求。
紧句5:
润色鸿业,
发挥皇猷。
长句1:
始草创于荀、宋,
渐恢张于贾、马。
长句2: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
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
长句3:
掩黄绢之丽藻,
吐白凤之奇姿。
长句4:
振金声于寰海,
增纸价于京师。
长句5: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
洋洋乎,盈耳之韶頀。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约前313—约前238)荀子,名况,时人又尊称为荀卿,因荀、孙音近,故又称“孙卿”。赵国人。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罢官,居家著书,死后葬兰陵。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汉书•艺文志》载其赋十篇。今《荀子•赋篇》中存有《礼》《智》《云》《蚕》《箴》五首小赋。
2、宋玉:战国楚辞赋家,曾事顷襄王。《汉书•艺文志》著录赋十六篇,颇多亡佚。《隋书•经籍志》著录《宋玉集》三卷,已失传。作品以《九辩》最为著名。《招魂》一篇,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作,但后世有些学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语,认为是屈原作品;其他见于《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诸篇,后人疑非其所作。然其作品风格婉丽,意境非凡,描写细腻,情景相生,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将他和屈原并称为“屈宋”。
3、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年,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为沛王李贤聘为侍读兼修撰。时诸王好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逐其出府。咸亨二年(671),求补虢州参军。五年,杀官奴,罪死,遇朝廷改元而赦免,父由是以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令。后往交趾县探亲,渡南海溺水,惊悸而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著有《舟中纂序》《周易发挥》《次论语》《千岁历》等,均佚。有《王子安集》传世。
作者: 探花心静如水 时间: 2022-7-24 13:33
本帖最后由 探花心静如水 于 2022-7-24 14:06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16-心静如水一·二题合答:
一·题答:
1.什么是壮句?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例如:《赋赋》文中
乃\举多士,命有司.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2·什么是紧句?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如:《赋赋》中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初变本於典坟;增华於风雅。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必先体物以成章;不独登高而能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例如:《赋赋》文中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
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代表作:《荀子》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招魂》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4 13:38
赋18期第2讲作业
赋班:18047 山水人家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其/工者,究/笔精,
(2)乃/ 举/多士,命/有司。
从例(2)句中可以看到,壮句的前一分句可以有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是壮句。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1)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2)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在使用时注意的几点
(1)长句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3)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
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乃举多士,命有司。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
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有: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其/工者,究/笔精,
紧句有: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有: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约前325—约前235)姓荀名况。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一位代表人物,儒学大师。荀子的文章“言必当理”,“心合于道,说合于心”,在语言上十分重视言辞技巧。文中大量运用对偶旬、排比句,《劝学》一篇之中连续用50多个比喻,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赋篇》写有“礼”、“知”、“云”、“蚕”、“箴”以四言韵语为主。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女神赋》《钓赋》《笛赋》《风赋》等。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万荣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提倡“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的文风。王勃的诗文集原有30卷,现仅存《王子安集》16卷,存诗80多首,文章90多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山中》等。
作者: 芳溶成语典故 时间: 2022-7-24 13:56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2讲作业
18007*芳溶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是三字单句对。
如:
(1)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
(2)披绣闼,俯雕甍。《滕王阁序》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如:
(1)龙吟方泽,虎啸山丘。《归田赋》
(2)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就是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长句以不超过九字为宜。
如:
(1)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洞箫赋》
(2)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一般是: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壮句不适合开篇或尾结。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但是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这篇《赋赋》壮、紧、长分别如下:
壮句: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抽秘思,骋妍词。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zhan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
主要成就:荀况即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zhan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zhan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
荀况之代表作品:《荀子》《劝学》。
宋玉:
主要成就: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zhan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宋玉之代表作品:《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对楚王问》《高唐赋》《风赋》。
王勃:
主要成就: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
王勃之代表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王子安集》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4 15:03
18021逸云
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个字的单句对
如: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1. 什么是紧句?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词采舒布。文谐宫律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长句: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宋玉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 《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代表作《春思赋》和《采莲赋》《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4 15:22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22*倾城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舒明耀,丽九华。
迈前古,流后芳。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 句 有:
谐四声,祛八病。
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
主要成就:荀子站在儒家学派的立场上,总结了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既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的观点,并主张人性本恶,应该通过学习使人接受礼仪教化。最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天道有其内在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思想,同时,他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些思想已经具备了唯物主义的因素。
主要代表作: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宋玉:
主要成就:在艺术思想体系上,宋玉深受道家文学的影响。他许多辞赋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立意构思到运用寓言 都深受 《老子》《庄子》《列子》的濡染,特别是“恢诡谲怪”的庄子散文对宋玉影响更大。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主要作品《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王勃:
主要成就: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
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
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
勃的文学主张表现为“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 “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教化功能。
主要作品: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滕王阁序》等。
作者: 一瓯茶 时间: 2022-7-24 15:34
本帖最后由 一瓯茶 于 2022-7-24 16:01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一瓯茶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成对相骈对者,就是壮句。
例:
a.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b.由是披绣闼(tà),俯雕甍。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四字成对相骈对者,就是紧句。
例:
a.蝉声燥夏,暑气蒸人。
b.竹径鸟啼,稻畦蛙叫。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五至九字成对相骈对者,(它只是两句相骈对,而非四句那种)就是长句。
例:
a.当翠辇黄屋之方行,见金枝玉叶之可数。
b.shuang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a.壮句: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b.紧句: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c.长句: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2)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liu”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liu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kong文道浸shuai,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mei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tu,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wu》。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
a.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b. 乃举多士,命有司.
c.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a.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b.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c.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d. 华而不艳,mei而有度.
e.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f.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g. 网罗六艺,淘汰九liu。
h.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a.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b.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c.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d.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e.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f.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wu》。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荀况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zhengzhi、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xinyang天命gui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xing问题上,他提出“xing e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zhengzhi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fa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qing视gan guan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jing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jiao shi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jiao sh,同时对jiao sh提出严格要求,认为jiao sh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其主要代表作有 1、《劝学》2、《天论》3、《强国》
2).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钟祥市)人, 楚国文人。生于屈原之后,一说为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
九辩》、《招hun》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
风赋》、《
高唐赋》、《
神女赋》、《
登徒子好se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
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
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
抒情与
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
文学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文艺理论,二是
著作丰富,三是对
唐诗发展。他的《上
吏部裴
侍郎启》就集中反映了他的
文学理论主张。他主张文学的
文化倾向,从
儒家正统
文艺思想出发,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效。他主张文学是“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
兴衰,
家国繇其轻重”。他还在其《平台秘略论·文艺》中说“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他还对屈原以来许多
作家及作品,因有辞采有浮艳倾向的都进行了批评。但王勃目的是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浮靡文风进行矫正,对他“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精神也应该充分肯定。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理论是陈子
白居易诗歌理论及
韩柳古文运动的
先声。主要作品:
《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 高乐糕 时间: 2022-7-24 15:50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2讲作业
18033*糕一点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是三字单句对。
如:
(1)举多士,命有司。
(2)究笔精,穷旨趣。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如: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就是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长句以不超过九字为宜。
如:
(1)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
(2)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一般是: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壮句不适合开篇或尾结。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但是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这篇《赋赋》壮、紧、长分别如下:
壮句:
谐四声,祛八病。
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抽秘思,骋妍词。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润色鸿业,发挥皇猷。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zhan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
主要成就:荀况即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zhan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zhan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
荀况之代表作品:《荀子》《劝学》。
宋玉:
主要成就: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zhan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宋玉之代表作品:《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对楚王问》《高唐赋》《风赋》。
王勃:
主要成就: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
作者: 紫兰 时间: 2022-7-24 16:47
本帖最后由 紫兰 于 2022-7-24 16:53 编辑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二讲作业
18018紫兰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例2: 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 四始/尽在, 六艺/无遗。 例2: 网罗/六艺, 淘汰/九流。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 酌遗风于三代, 明变雅于一时。 例2: 艺文之儆策, 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按照赋谱的说法:“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紧句使用时应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2)这是符合汉语发音的特点,以及大多数汉人的蕴气多寡来确定的。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下一讲将做详细介绍)来写,在古人的赋文(文赋除外)中,八字长句用的也不多。
二、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除了上题中举的例子,另外还有:
壮句1: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 壮句2: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 壮句3: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1: 华而不艳, 美而有度。 紧句2: 立意为先, 能文为主。 紧句3: 炳如缋素, 铿若钟鼓。 紧句4: 微才无忽, 片善是求。 紧句5: 润色鸿业, 发挥皇猷。
长句1: 始草创于荀、宋, 渐恢张于贾、马。 长句2: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 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 长句3: 掩黄绢之丽藻, 吐白凤之奇姿。 长句4: 振金声于寰海, 增纸价于京师。 长句5: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 洋洋乎,盈耳之韶頀。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约前313—约前238)荀子,名况,时人又尊称为荀卿,因荀、孙音近,故又称“孙卿”。赵国人。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罢官,居家著书,死后葬兰陵。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汉书•艺文志》载其赋十篇。今《荀子•赋篇》中存有《礼》《智》《云》《蚕》《箴》五首小赋。 2、宋玉:战国楚辞赋家,曾事顷襄王。《汉书•艺文志》著录赋十六篇,颇多亡佚。《隋书•经籍志》著录《宋玉集》三卷,已失传。作品以《九辩》最为著名。《招魂》一篇,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作,但后世有些学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语,认为是屈原作品;其他见于《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诸篇,后人疑非其所作。然其作品风格婉丽,意境非凡,描写细腻,情景相生,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将他和屈原并称为“屈宋”。 3、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年,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为沛王李贤聘为侍读兼修撰。时诸王好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逐其出府。咸亨二年(671),求补虢州参军。五年,杀官奴,罪死,遇朝廷改元而赦免,父由是以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令。后往交趾县探亲,渡南海溺水,惊悸而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著有《舟中纂序》《周易发挥》《次论语》《千岁历》等,均佚。有《王子安集》传世。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4 18:34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二讲作业
18057 金融浪子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例2:
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
四始/尽在,
六艺/无遗。
例2:
网罗/六艺,
淘汰/九流。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
酌遗风于三代,
明变雅于一时。
例2:
艺文之儆策,
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按照赋谱的说法:“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紧句使用时应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2)这是符合汉语发音的特点,以及大多数汉人的蕴气多寡来确定的。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下一讲将做详细介绍)来写,在古人的赋文(文赋除外)中,八字长句用的也不多。
二、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壮句: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华而不艳,
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
能文为主。
炳如缋素,
铿若钟鼓。
微才无忽,
片善是求。
润色鸿业,
发挥皇猷。
长句:
始草创于荀、宋,
渐恢张于贾、马。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
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
掩黄绢之丽藻,
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于寰海,
增纸价于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
洋洋乎,盈耳之韶頀。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约前313—约前238)荀子,名况,时人又尊称为荀卿,因荀、孙音近,故又称“孙卿”。赵国人。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罢官,居家著书,死后葬兰陵。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汉书•艺文志》载其赋十篇。今《荀子•赋篇》中存有《礼》《智》《云》《蚕》《箴》五首小赋。
2、宋玉:战国楚辞赋家,曾事顷襄王。《汉书•艺文志》著录赋十六篇,颇多亡佚。《隋书•经籍志》著录《宋玉集》三卷,已失传。作品以《九辩》最为著名。《招魂》一篇,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作,但后世有些学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语,认为是屈原作品;其他见于《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诸篇,后人疑非其所作。然其作品风格婉丽,意境非凡,描写细腻,情景相生,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将他和屈原并称为“屈宋”。
3、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年,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为沛王李贤聘为侍读兼修撰。时诸王好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逐其出府。咸亨二年(671),求补虢州参军。五年,杀官奴,罪死,遇朝廷改元而赦免,父由是以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令。后往交趾县探亲,渡南海溺水,惊悸而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著有《舟中纂序》《周易发挥》《次论语》《千岁历》等,均佚。有《王子安集》传世。
https://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6622&extra=
请老师同学帮忙交一下谢谢!
作者: 渔村冷月 时间: 2022-7-24 19:21
本帖最后由 渔村冷月 于 2022-7-24 19:25 编辑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二讲作业
18032冷月无声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成对相骈对者,就是壮句。
例:
a.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b.由是披绣闼(tà),俯雕甍。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四字成对相骈对者,就是紧句。
例:
a.蝉声燥夏,暑气蒸人。
b.竹径鸟啼,稻畦蛙叫。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五至九字成对相骈对者,(它只是两句相骈对,而非四句那种)就是长句。
例:
a.当翠辇黄屋之方行,见金枝玉叶之可数。
b.霜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a.壮句: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b.紧句: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c.长句: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2)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壮句: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华而不艳,
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
能文为主。
炳如缋素,
铿若钟鼓。
微才无忽,
片善是求。
润色鸿业,
发挥皇猷。
长句:
始草创于荀、宋,
渐恢张于贾、马。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
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
掩黄绢之丽藻,
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于寰海,
增纸价于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
洋洋乎,盈耳之韶頀。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
主要成就:荀况即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
荀况之代表作品:《荀子》《劝学》。
宋玉:
主要成就: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zhan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宋玉之代表作品:《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对楚王问》《高唐赋》《风赋》。
王勃:
主要成就: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
王勃之代表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王子安集》等。
作者: 高山峻岭 时间: 2022-7-24 19:42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27*高山峻岭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披/绣闼,俯/雕甍。
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中应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帘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成一般不宜开篇式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音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的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使用时要注意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句。
壮句: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三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
约公元前313年一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主要代表作有《劝学》、《天论》、《强国》。
宋玉
公元前298年一公元前22年),楚国诗人。战国著名辞赋家。
代表作《九歌》、《九辩》、《风赋》、《神女赋》等
王勃:《约650年一676年)汉族,唐代诗人。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甫之偕蜀州》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4 20:16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37*冰沁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如:披绣闼,俯雕甍。
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如: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2)壮句按照常,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勿巾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般、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超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段中的文意。(3丿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
1)壮句:谐四声、怯百病。(2)今举多士,命有司。(3)究笔精,穷旨趣。(4)况赋者鸦之列,颂之俦。
紧句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艳,美而有度。(3)今君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成就。
答: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现存有《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宋玉,字子渊。(约公元前236年-约公元前222年),战国时期鄢人。是屈原弟子。曾事楚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辫》《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
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压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死。为"初唐四杰″之一。以离别怀人之作较著名。有《杜少府之任蜀州》,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王子安》集。
作者: 媛有缘 时间: 2022-7-24 20:46
赋18期第2讲作业
赋班:18071 媛有缘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谐四声,祛八病
(2)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1)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2)振金生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l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在使用时注意的几点
(1)长句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3)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约前325—约前235)姓荀名况。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一位代表人物,儒学大师。荀子的文章“言必当理”,“心合于道,说合于心”,在语言上十分重视言辞技巧。文中大量运用对偶旬、排比句,《劝学》一篇之中连续用50多个比喻,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赋篇》写有“礼”、“知”、“云”、“蚕”、“箴”以四言韵语为主。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女神赋》《钓赋》《笛赋》《风赋》等。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万荣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提倡“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的文风。王勃的诗文集原有30卷,现仅存《王子安集》16卷,存诗80多首,文章90多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山中》等。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22-7-24 21:33
赋18期第2讲作业:浪淘沙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如:
1)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2)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如: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注意:(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注意的几点:(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另外,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澡,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1.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代表作:《荀子《劝学篇》。
2.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2]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1]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3.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
作者: 翰林瑞居一 时间: 2022-7-25 10:41
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2-7-25 10:53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29-翰林瑞居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如: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赋赋》
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如: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赋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就是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长句以不超过九字为宜。如: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赋赋》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赋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使用时的要注意五点:(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3点:(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中要注意点如下:(1)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2)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 9个字以上的长句会失去灵动,一般不提倡使用。(3)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原文略】
答:壮句: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抽秘思,骋妍词。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又称孙卿、荀卿,荀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也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荀子的《赋篇》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体现了先秦辞赋的创始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的特点。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战国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惜多亡佚。现今存世作品有:《九辩》、《招魂》两篇;《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5篇;《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6篇;(4)《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3篇。宋玉承屈原,其辞赋既有细腻工致的物象描绘,又有自然贴切的抒情写景,而其成就逊色于屈原,然则在楚辞与汉赋之间,宋玉承前启后,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后世尊称屈原、宋玉为“屈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朝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王勃之代表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王子安集》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5 11:13
赋18期第2讲作业18017银装素裹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2)乃举多士,命有司。
壮句用时要注意的是:(1)不有三连平,或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骈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
(4)一般壮句前通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题引。
(5)壮句一般不易开篇或在段头使用。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紧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1)在开篇使用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易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俺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赋赋》的壮句有:而后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答:《赋赋》的紧句有:四始尽在,六义无遗;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意句;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有: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俺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朝赵国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之一,辞赋之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来和孟子的“性善说”比较,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显著的贡献。他的作品有《天论》《劝学》《强国》
宋玉是战国时期宋国公族后裔,楚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代表作品有《九变》《风赋》《高唐赋《女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深受道家文学的影响,他许多辞赋从遣词造句到
谋篇布局,立意构思运用寓言,都深受《老子》《庄子》《列子》儒染。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代诗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扬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开创唐诗。主要作品:《腾王阁序》《春思赋》《七夕赋》《游庙山赋》《采莲赋》
https://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6686&extra=
作者: 谩题红叶 时间: 2022-7-25 13:36
赋18期第2讲作业:18005*红叶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文中:(1)乃举多士,命有司。(2)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中注意: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1)乃举多士,命有司。(2)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3)华而不艳,美而有度。(4)炳如绘素,铿若钟鼓。(5)微才无忽,片善是求。(6)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长:(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2)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3)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4)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5)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6)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1、荀况即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主要著作:《荀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三十三篇,据《刘向校书序录》记载当为三十二篇。
代表作:《劝学》、《强国》、《天论》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2、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骈文艺术风格(对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句内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熟用隔对,把四六句型作为主要句型运用,并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同时注以散行之气,使文章于凝炼中见流畅),但又注以清新之风、振以疏荡之气,于是使骈文变繁缛为清丽,变滞涩为流畅,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的时代风格,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 白玫瑰来学习 时间: 2022-7-25 14:50
小渔村辞赋18期基础班第二讲作业
18048白玫瑰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例2:
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
四始尽在,六艺无遗。
例2: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
答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
例2:
答艺文之儆策,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
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1)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2)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按照赋谱的说法:“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紧句使用时应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时应注意:
(4)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5)这是符合汉语发音的特点,以及大多数汉人的蕴气多寡来确定的。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下一讲将做详细介绍)来写,在古人的赋文(文赋除外)中,八字长句用的也不多。
二、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壮句: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答紧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缋素,铿若钟鼓。微才无忽,片善是求。润色鸿业,发挥皇猷。
长句:始草创于荀、宋,渐恢张于贾、马。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頀。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1、荀况:(约前313—约前238)荀子,名况,时人又尊称为荀卿,因荀、孙音近,故又称“孙卿”。赵国人。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罢官,居家著书,死后葬兰陵。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汉书•艺文志》载其赋十篇。今《荀子•赋篇》中存有《礼》《智》《云》《蚕》《箴》五首小赋。
答2、宋玉:战国楚辞赋家,曾事顷襄王。《汉书•艺文志》著录赋十六篇,颇多亡佚。《隋书•经籍志》著录《宋玉集》三卷,已失传。作品以《九辩》最为著名。《招魂》一篇,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作,但后世有些学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语,认为是屈原作品;其他见于《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诸篇,后人疑非其所作。然其作品风格婉丽,意境非凡,描写细腻,情景相生,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将他和屈原并称为“屈宋”。
答3、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年,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为沛王李贤聘为侍读兼修撰。时诸王好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逐其出府。咸亨二年(671),求补虢州参军。五年,杀官奴,罪死,遇朝廷改元而赦免,父由是以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令。后往交趾县探亲,渡南海溺水,惊悸而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著有《舟中纂序》《周易发挥》《次论语》《千岁历》等,均佚。有《王子安集》传世。
作者: 更深的蓝 时间: 2022-7-25 15:34
赋18期第二讲作业
18031更深的蓝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如:披绣阔,俯雕甍。四美俱,二难并。
2.什么是紧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如:四始/尽在,六艺/无遗。网罗/六艺,淘太/九流。
3.什么是长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顺时设教而靡不所获,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应注意:(1)不可连续三平或三仄,(2)壮句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头段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应注意:1)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在前要加提引词,这样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段中的文意。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用两句。连续使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也会使文章显得空泛平淡。减弱朗诵的声调和语感。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破题还是可以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在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键处,不适合开篇或结尾。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它句式交替使用。
1)文中壮句有:谐四声,祛八病。举多士,命有司。雅之列,颂之俦。
2)文中紧句有: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宏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轮,美而有度。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文中长句有: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娟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宗师。
郁郁哉溢月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词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和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记。存有《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法多方面内容。
宋玉,字子渊。战国时期鄢人,是屈原的弟子。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辫》《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
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为“初唐四杰"之一。著《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王子安集》等。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25 15:37
赋18期第二讲作业
18067常青树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如:披绣阔,俯雕甍。四美俱,二难并。
2.什么是紧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紧字就是四字单句对。如:四始/尽在,六艺/无遗。网罗/六艺,淘太/九流。
3.什么是长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顺时设教而靡不所获,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应注意:(1)不可连续三平或三仄,(2)壮句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头段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应注意:1)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在前要加提引词,这样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段中的文意。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用两句。连续使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也会使文章显得空泛平淡。减弱朗诵的声调和语感。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破题还是可以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在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键处,不适合开篇或结尾。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它句式交替使用。
1)文中壮句有:谐四声,祛八病。举多士,命有司。雅之列,颂之俦。
2)文中紧句有: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宏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轮,美而有度。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文中长句有: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娟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宗师。
郁郁哉溢月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词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和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记。存有《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法多方面内容。
宋玉,字子渊。战国时期鄢人,是屈原的弟子。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辫》《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
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为“初唐四杰"之一。著《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王子安集》等。
作者: 芳公子 时间: 2022-7-25 15:57
赋18期第二讲作业
18056 芳公子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如:披绣阔,俯雕甍。四美俱,二难并。
2.什么是紧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紧字就是四字单句对。如:四始/尽在,六艺/无遗。网罗/六艺,淘太/九流。
3.什么是长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顺时设教而靡不所获,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应注意:(1)不可连续三平或三仄,(2)壮句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头段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应注意:1)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在前要加提引词,这样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段中的文意。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用两句。连续使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也会使文章显得空泛平淡。减弱朗诵的声调和语感。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破题还是可以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在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键处,不适合开篇或结尾。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它句式交替使用。
1)文中壮句有:谐四声,祛八病。举多士,命有司。雅之列,颂之俦。
2)文中紧句有: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宏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轮,美而有度。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文中长句有: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娟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宗师。
郁郁哉溢月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词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和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记。存有《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法多方面内容。
宋玉,字子渊。战国时期鄢人,是屈原的弟子。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辫》《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
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为“初唐四杰"之一。著《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王子安集》等。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25 19:13
本帖最后由 十字 于 2022-7-25 20:52 编辑
小渔村赋18秋叶飘零第二讲作业
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个字的单句对
如: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1. 什么是紧句?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词采舒布。文谐宫律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长句: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宋玉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 《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代表作《春思赋》和《采莲赋》《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国的女人 时间: 2022-7-25 20:09
本帖最后由 天国的女人 于 2022-7-26 13:14 编辑
小渔村第18期辞赋基础班第二课
18043青春玫瑰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
1.什么叫壮句?试找出二例说明之。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2.什么叫紧句?找二句说明之。
答:
紧句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1/星分翼軫,地接衡庐
2/遥襟一甫畅,逸兴遄飞
3.什心叫长句?试找二例说明之。
答:
长句为一至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壮句:
前两个字是提引词,后三个字就是单句对。
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尽量不用虚词。
在一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
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疏宽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之文体。
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的词语。
壮句一般不宜用篇或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
1/在开篇时使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用紧向,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段中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读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续使用大多,也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
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和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二,阅读《赋赋》,找出赋文的壮,紧,长句。
壮句:
乃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长句:
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
掩黄娟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作者白居易(一说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于荀宋,浙恢张于贾马。冰生于水,初变本于典坟,青出于蓝,复增华于风雅。而后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全取其名,测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意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情,穷旨趣,何惭《两京》于斑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掩黄卷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此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斩《风》《sao》,超轶今古者也。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殊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
答:
荀子 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宋玉 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崇尚老庄。
关于宋玉的生平,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樵《古文苑》;《高唐对》、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等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 秋叶飘零 时间: 2022-7-25 20:23
小渔村赋18秋叶飘零第二讲作业
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个字的单句对
如: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1. 什么是紧句?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词采舒布。文谐宫律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长句: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宋玉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 《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代表作《春思赋》和《采莲赋》《滕王阁序》等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25 20:53
第18期第二课作业
18065.微尘
一,下面是一篇赋,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
1.什么叫壮句?试找出二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个单字句对。如披绣闼,俯雕甍。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找二句说明之。
答:紧句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如:四始尽在,六艺无遗。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3.什心叫长句?试找二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至顺时设教而靡不所获,同律和声则尤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壮句:A,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B,壮句按照常,尽量不用虚词。C,在一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疏宽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之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耍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D,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的词语,如以上例勿巾的"观夫",所以"复苦"等提引词。E,壮句一般不宜用篇或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A,在开篇时使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B,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用紧向,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段中文意。c,在一段中,不宜连读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续使用大多,也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和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二,阅溪《赋赋》,找出赋申的壮,紧,长句。
答:A,壮句:谐四声,怯百病。今举多士,命有司,穷笔情,穷旨趣。况赋者,鸦之列,颂之俦。
B,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艳美而有度,今君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许善是求。
c,长句: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掩黄娟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作者白居易(一说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于荀宋,浙恢张于贾马。冰生于水,初变本于典坟,青出于蓝,复增华于风雅。而后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全取其名,测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意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飖,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情,穷旨趣,何惭《两京》于斑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掩黄卷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此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斩《风》《sao》,超轶今古者也。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殊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我国战国时期赵国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现存有《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方面内容。
宋玉,字子渊,战国时期鄢人,是屈原弟子。曾事楚襄王,,为楚国士大夫。著名文辞赋家,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等。
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在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死。为初唐四杰之一,以离别怀人之作较著名。有《杜少府之任蜀州》,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子安集》传世。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25 21:12
本帖最后由 十字 于 2022-7-25 21:17 编辑
赋18期第二讲作业
18019玉洁冰清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如:披/绣闼,俯/雕甍。
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是紧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3.什么是长句?试举二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如: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酌贪泉而觉shuang,处涸辙以犹欢。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应注意:(1)不可连续三连平或三连仄。
(2)壮句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应注意:
1)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也会使文章显得空泛平淡。减弱朗诵的声调和抑扬顿挫之语感。
长句应注意: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破题还是可以的。
长句通常在5一9字之间,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在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它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文中壮句:谐四声,祛八病。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雅之列,颂之俦。
赋文中紧句: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赋文中长句: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词赋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和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即荀子,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三为“祭酒”,后为楚兰陵令。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存有《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韩非,李斯,蒙恬均为其门下高足。
宋玉,字子渊。战国时期鄢(今襄阳宜城)人,是屈原的弟子。楚国著名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传世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大言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讽赋》等。
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著名的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最著名的是《滕王阁序》,《王子安集》《汉书指瑕》等。
作者: 墨一 时间: 2022-7-25 21:30
本帖最后由 墨一 于 2022-7-25 21:34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36墨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披绣闼(tà),俯雕甍
(3)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3)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2)从以上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壮句: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长句: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1、荀况: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他的代表作有《荀子》《劝学》《天论》
2、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崇尚老庄。主要作品《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
3、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主要作品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5 22:33
赋18期第2讲作业18017银装素裹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2)乃举多士,命有司。
壮句用时要注意的是:(1)不有三连平,或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骈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
(4)一般壮句前通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题引。
(5)壮句一般不易开篇或在段头使用。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紧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1)在开篇使用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易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俺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赋赋》的壮句有:而后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答:《赋赋》的紧句有:四始尽在,六义无遗;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意句;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有: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俺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朝赵国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之一,辞赋之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来和孟子的“性善说”比较,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显著的贡献。他的作品有《天论》《劝学》《强国》
宋玉是战国时期宋国公族后裔,楚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代表作品有《九变》《风赋》《高唐赋《女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深受道家文学的影响,他许多辞赋从遣词造句到
谋篇布局,立意构思运用寓言,都深受《老子》《庄子》《列子》儒染。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代诗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扬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开创唐诗。主要作品:《腾王阁序》《春思赋》《七夕赋》《游庙山赋》《采莲赋》
https://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6686&extra=
作者: 风雨人生 时间: 2022-7-26 09:57
小渔村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66-风雨人生
1.什么是壮句?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例如:《赋赋》文中
乃\举多士,命有司.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是紧句?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如:《赋赋》中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是长句?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如:《赋赋》文中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
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代表作:《荀子》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招魂》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26 11:10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53慎独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已在问题一中呈现)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
主要成就:荀子站在儒家学派的立场上,总结了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既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的观点,并主张人性本恶,应该通过学习使人接受礼仪教化。最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天道有其内在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思想,同时,他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些思想已经具备了唯物主义的因素。
主要代表作: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宋玉:
主要成就:在艺术思想体系上,宋玉深受道家文学的影响。他许多辞赋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立意构思到运用寓言 都深受 《老子》《庄子》《列子》的濡染,特别是“恢诡谲怪”的庄子散文对宋玉影响更大。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主要作品《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王勃:
主要成就: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王勃的文学主张表现为“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 “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教化功能。
主要作品: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滕王阁序》等。
作者: 小瓶盖 时间: 2022-7-26 12:15
赋18期第2讲作业----18059小瓶盖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究笔精,穷旨趣。
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而後为提引词;“谐四声,祛八病,”“究笔精,穷旨趣”分别为三字单句对。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1)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2)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从诗经到骈文,大多是以四字句构成。在赋文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应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答:紧句应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答:长句应注意的几点
(1)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2)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下一讲将做详细介绍)来写,在古人的赋文(文赋除外)中,八字长句用的也不多。
(3)而长句到九字即止,是大多数赋家在使用“长句”时遵守的一个底线。所以此处不以“特殊”为准。我建议我们作赋时长句最多是9个字。但是看到别人有超过的,不要说人家是错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答:
壮句:
(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究笔精,穷旨趣。
紧句:
(1)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2)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长句:
(1)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se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
荀子曾三次担任
齐国稷下学宫的
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
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
"礼法并施";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
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
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2、宋玉
宋玉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se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3、王勃
王勃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摩善山 时间: 2022-7-26 17:19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09*摩善山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
⑴ 举多士,命有司。
⑵ 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
⑴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
⑴ 霜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⑵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句在使用中:
⑴ 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⑵ 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⑶ 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
⑷ 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⑸ 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
⑴ 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⑵ 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⑶ 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长句在使用中: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总结: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①文中壮句:
谐四声,祛八病
举多士,命有司。
雅之列,颂之俦。
②文中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凌轹《风》《sao》,超轶今古。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③文中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也叫荀卿或sun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思想家。他的社会活动年代大致在公元前二九八年至二三八年之间。曾讲学于齐国樱下(齐国国都中的一个地名),并先后三次担任齐国学宫中的首领。晚年任楚国兰陵令,去职后,在兰陵著书立说,著有《荀子》一书。
《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绝大部分是荀况自己所作,涉及荀况的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思想观点,内容丰富,是研究荀况思想的主要资料。其中《天论》、《解:蔽》、《正名》、《富国》、《性恶》等篇都是重要的篇章。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好辞赋,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汉族,字⼦安。绛州龙门(今⼭西河津)⼈。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唐⾼宗上元三年(676年)⼋⽉,⾃交趾探望⽗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惊悸⽽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学成就是骈⽂,⽆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作者: 碧。云。天 时间: 2022-7-26 20:07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46碧云天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谐四声,祛八病;
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天论》,《劝学》等…
宋玉:楚国诗人,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说的就是他。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聪敏好学。六岁能文,誉为神童。十六岁及第,擅长五律五绝,著有《滕王阁序》。
作者: 燕燕。 时间: 2022-7-27 14:22
本帖最后由 燕燕。 于 2022-7-27 14:30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51-燕燕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前分句须加提引词。宜在关窍处,忌多。例
①乃举多士,命有司。②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 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
①炳如绘素,铿若钟鼓。②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
①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②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也叫荀卿或孙卿。(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成为赋体文学的开创者。荀子的赋堪称“学者之文”,
荀况代表作《荀子》,《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绝大部分是荀况自己所作,涉及荀况的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思想观点,内容丰富,是研究荀况思想的主要资料。其中《天论》、《解:蔽》、《正名》、《富国》、《性恶》等篇都是重要的篇章。
宋玉,又名子渊,汉族,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宋玉的代表作:《九辩》,《九辩》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此诗主要抒写的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这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感慨。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人,出身儒学世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
作者: 一瓯茶 时间: 2022-7-28 18:59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06茉莉飘香
一、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个单字句对。如:
a.(所以)迈前古,留后芳。
b,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个单字句对,是四六常式之一。如: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b.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就是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a.五字长句: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b六字长句: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七字长句:携倒海翻江之势,被浮光耀日之斓。d八字长句: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e.九字长句:顺时设教而糜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f.远眺其原兮亦极之无极,近详其理兮固元之又元。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一,壮句使用时要注意:1.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2.按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5.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用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二,紧句在使用中应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能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三.长句要注意的是: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和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通常在五至九字以上的长句,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成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来写。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赋文中的壮句:而后/谐四声,怯百病。
紧句: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长句: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荀子》。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玉:战国时期人,屈原弟子,文辞赋家。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笛赋》等。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现存有80多首唐诗。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有《子安集》传世。
作者: 严朝新 时间: 2022-7-29 08:33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17严朝新 一、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个单字句对。如: (1)迈前古,留后芳。 (2)四美具,二难并。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个单字句对,是四六常式之一。如:1、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2、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就是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1、五字长句: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2、六字长句: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3、七字长句:携倒海翻江之势,被浮光耀日之斓。4、八字长句: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5、九字长句:顺时设教而糜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一,壮句使用时要注意:1.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2.按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5.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用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二,紧句在使用中应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能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三.长句要注意的是: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和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通常在五至九字以上的长句,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成隔句(即分句对或复句对)来写。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赋文中的壮句:而后/谐四声,怯百病。 紧句: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长句: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荀子》。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玉:战国时期人,屈原弟子,文辞赋家。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笛赋》等。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现存有80多首唐诗。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有《子安集》传世。
作者: 独步轻欢 时间: 2022-7-29 11:01
本帖最后由 独步轻欢 于 2022-7-29 11:11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58-独步轻欢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乃\举多士,命有司。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初变本於典坟;增华於风雅。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使用时要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使用时要注意:
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3.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若需要表达更深的意思而必须增加句子长度时,通常就会把句子变为隔句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烧》(谐音,系统敏感字),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2.乃举多士,命有司。3.究笔精,穷旨趣。4.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炳如绘素,铿若钟鼓。3.网罗六艺,淘汰九流。4.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1.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2.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3.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4.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5.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王勃: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作者: 一瓯茶 时间: 2022-7-29 19:33
赋18期第1讲作业
赋18075柳之眉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2、辞赋有什么特点?
词藻华美、对偶形式多变、用典和用韵讲究,是一种特殊的古代美学形式。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
4、什么叫骈句?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的关系;“偶”就是意义上有关联
7、什么叫排偶?
排偶=排比+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
8、什么叫古偶句?
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
9、什么是马蹄律?
马蹄律是一种象马行走的格律,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左为平,右为仄。
10、什么是乱?
“乱”或“讯”大多概括全篇的大意
发表议论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离sao ,九歌,天问等
作者: 一瓯茶 时间: 2022-7-29 21:53
赋18期第1讲作业
18073古雪倾城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
2、辞赋有什么特点?
辞赋的特点是词藻华美、对偶形式多变,用典和用韵讲究,是一种特殊的古代美学形式。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古赋(汉代及时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
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和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
5、什么叫散句?
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就是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一种应答,就是成为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的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关系;“偶”就是意思上有关联。
7、什么叫排偶?
排偶=排比+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8、什么叫古偶句?
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
9、什么是马蹄律?
马行走时的规律是“斜对角迈蹄”,即以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顺序迈蹄。如果我们将左比作平,右比作仄,即平仄仄平,以此类推,这就是马蹄律。
10、什么是乱?
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的最后一节,起总结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2]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离sao 》、《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22-7-30 09:22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72*丁香树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分为两句,前分句五个字,后分句,也是对句,三个字;其中前分句的头两个字为题引词。
例一.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即四字句,如四⾔古诗,少则四句,多则不限。两句押韵,也可四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
一.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二.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一.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二.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连续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宋玉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王勃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30 11:30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2-8-14 19:01 编辑
赋18期评阅老师
花草公子、蓝色星空、玉竹草堂、诗野、一瓯茶、牧马人、闲庭信步、十字、石桥月、一泓、紫璇、玉手儿、孤鹜
小渔村赋18期第2讲作业统计
小渔村赋18期第2讲作业统计
第一页
【1】18023-人生百味
【2】紫荷
【3】笑嫣
【4】飞花若梦
以上请花草公子老师点评【4份√】
【5】18028--歆儿
【6】18052*风铃
【7】天津清风
【8】18016-心静如水
以上请蓝色星空老师点评【4份√】
【9】山水人家
第二页
【10】18007*芳溶
【11】18021逸云
以上请一瓯茶老师帮点评【2份√】
【12】18022*倾城
【13】一瓯茶
【14】18033*糕一点
【15】18018紫兰
以上是牧马人老师帮忙点评【4份√】
【16】18057 金融浪子
【17】18032冷月无声
【18】18027*高山峻岭
【19】18037*冰沁
以上请一瓯茶老师点评【5份√】
第三页
【20】18071 媛有缘
【21】浪淘沙
【22】18029-翰林瑞居
【23】18017银装素裹
以上请牧马人老师点评【4份√】
【24】18005*红叶
【25】18048白玫瑰
【26】18031更深的蓝
【27】18067常青树
以上请闲庭信步老师点评【3份√】
【28】18056 芳公子
【29】秋叶飘零
以上请十字老师点评【2份√】
第四页
【30】18043青春玫瑰
【31】18065.微尘
【32】18019玉洁冰清
【33】18036墨
以上请石桥月老师点评【4份√】
【34】18017银装素裹
【35】18066-风雨人生
【36】18053慎独
【37】18059小瓶盖
以上请一泓老师点评【4份√】
【38】18009*摩善山
第五页
【39】18046碧云天
以上请紫璇老师点评【2份√】
【40】18051-燕燕
【41】18035.月下独酌
【42】18006茉莉飘香
【43】18017严朝新
以上请玉手儿老师点评【4份√】
【44】18058-独步轻欢
【45】18075柳之眉
【46】18073古雪倾城
【47】18072*丁香树
以上请孤鹜老师点评【4份√】
作者: 鹰击长空在 时间: 2022-7-30 11:57
本帖最后由 鹰击长空在 于 2022-7-30 11:59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61*鹰击长空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3)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从以上三个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饮啄/必异,嬉游/每殊。(木鸡赋)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A.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B.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C.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乃举多士,命有司。
紧:①冰生乎水,青出於蓝。②义类错综,词采舒布。③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④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长:①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②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1、王勃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的主要代表作:《劝学》总结了治学经验,为后世传诵宗法。《富国》《王霸》篇中,纵横于古今,引述历代兴亡鉴辙。《天论》篇,则探微扶隐,极宇宙之玄奥,昌言“天道有常”之旨。文章气势雄浑,为诸子所不及。后人称其文“学分之足,了数大儒”
3、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是为诗人。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谢谢点评老师!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7-30 12:02
赋18期第二讲作业
赋18075柳之眉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单句对。
例:于是惠风动,冲气和。眄清池,玩莲花
壮句前须加提引词(于是.复若等)。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紧句在赋文中可用于句首或句中。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以引起读者注意。而且一段中不能多用,太多显得呆板。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藻河渭之空曲,被沮漳之沦涟。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a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b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c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
d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e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使用时要注意:a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b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c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使用时要注意: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因为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长句: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王勃: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7-31 17:14
赋18期第2讲作业
天香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我们看见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
比如:
(1)已有辞北塞,隐南山。
(2)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比如:
(1)方经灞水,已出函关。
(2)几夜霜飞,数朝雾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比如:
(1)已有苍鸿辞北塞,岂无玄豹隐南山。
(2)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赋赋》的壮、紧、长如:
壮: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紧: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长: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王勃:王勃。字子安,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畤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8-1 21:43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73古雪倾城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如:(1)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2)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2)饮啄/必异,嬉游/每殊。(木鸡赋)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携倒海翻江之势,被浮光耀日之斓。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壮句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
作者: 鹰击长空在 时间: 2022-8-5 04:18
谢谢十字老师指导!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6 17:47
小渔村赋18期第2讲作业统计
第一页
【1】18023-人生百味
【2】紫荷
【3】笑嫣
【4】飞花若梦
以上请花草公子老师点评
【4份√】
【5】18028--歆儿
【6】18052*风铃
【7】天津清风
【8】18016-心静如水
以上请蓝色星空老师点评
【4份√】
【9】山水人家
第二页
【10】18007*芳溶
【11】18021逸云
以上请玉竹草堂老师点评【】
【12】18022*倾城
【13】一瓯茶
【14】18033*糕一点
【15】18018紫兰
以上请诗野老师点评
【】
【16】18057 金融浪子
【17】18032冷月无声
【18】18027*高山峻岭
【19】18037*冰沁
以上请一瓯茶老师点评
【5份√】
第三页
【20】18071 媛有缘
【21】浪淘沙
【22】
18029-翰林瑞居
【23】18017银装素裹
以上请牧马人老师点评
【4份√】
【24】18005*红叶
【25】18048白玫瑰
【26】18031更深的蓝
【27】18067常青树
以上请闲庭信步老师点评
【3份√】
【28】18056 芳公子
【29】秋叶飘零
以上请十字老师点评
【2份√】
第四页
【30】18043青春玫瑰
【31】18065.微尘
【32】18019玉洁冰清
【33】18036墨
以上请石桥月老师点评
【4份√】
【34】18017银装素裹
【35】18066-风雨人生
【36】18053慎独
【37】18059小瓶盖
以上请一泓老师点评
【38】18009*摩善山
第五页
【39】18046碧云天
以上请紫璇老师点评
【2份√】
【40】18051-燕燕
【41】18035.月下独酌
【42】18006茉莉飘香
【43】18017严朝新
以上请玉手儿老师点评
【4份√】
【44】18058-独步轻欢
【45】18075柳之眉
【46】18073古雪倾城
【47】18072*丁香树
以上请孤鹜老师点评
【4份√】
作者: 七月的微风 时间: 2022-8-6 17:54
赋18期第2讲作业
赋18012七月的微风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例: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
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
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
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17]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
成者。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15] 其思想集
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17]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担任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2]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1]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
”、“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在明代归有光著作《诸子汇函》称宋玉,字子渊,号鹿溪子。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 [22] 。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
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叶勇军 时间: 2022-8-16 09:47
本帖最后由 叶勇军 于 2022-8-20 14:05 编辑
赋18期第2讲作业18078*叶勇军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壮句: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2.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是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为了表达紧迫语气,有意把意思层次较多、语法成分较复杂的数个词组紧缩在一个单句里。如:四始尽在,六义无遗。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紧句: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2.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是指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它的修饰语(定语、状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答: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长句: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从诗经到骈文,大多是以四字句构成。在赋文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长句的底线最多是9个字。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壮、紧、长依次相随。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它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代表作《天论》《劝学》。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滕王阁序》《指瑕》、《檄英王鸡文》、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20 13:57
辞赋第二讲作业
18079春暖花开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例子: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方其是领字,破荆州和下江陵是三字对)
盘盘焉,囷囷焉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一)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二)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三)长句在使用中该注意的特点: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1][2],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荀子》
2.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22]。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代表作《王子安集》、《滕王阁序》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8-21 22:02
辞赋第二讲作业
18079春暖花开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例子: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方其是领字,破荆州和下江陵是三字对)
盘盘焉,囷囷焉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一)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二)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三)长句在使用中该注意的特点: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究笔精,穷旨趣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1][2],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荀子》
2.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22]。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代表作《王子安集》、《滕王阁序》
作者: 小渔村飞鹰 时间: 2022-8-28 22:20
赋18期第2讲作业
18062-飞鹰
一·题答:
1.什么是壮句?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例如:《赋赋》文中
乃\举多士,命有司.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究笔精,穷旨趣,
2·什么是紧句?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如:《赋赋》中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例:初变本於典坟;增华於风雅。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必先体物以成章;不独登高而能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例如:《赋赋》文中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
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代表作:《荀子》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招魂》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30 13:32
赋18期第2讲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观夫舒明耀,丽九华。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1)、九天敛雾,万籁韬音。
(2)、雁惊前渚,鸟散芳枝。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五字长句: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六字长句:送芳景于琼轩,让嘉名于玉笛。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壮、紧、长依次相随。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连续使用,应于其它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后谐四声,怯八病。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长句: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天论》,《劝学》等…
宋玉:楚国诗人,著名辞赋家。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说的就是他。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聪敏好学。六岁能文,誉为神童。十六岁及第,擅长五律五绝,著有《滕王阁序》。
欢迎光临 小渔村文学论坛 (https://www.chinaxiaoyuc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